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定 义;无创通气的类型;;人工通气的历史回顾 ;圣经上曾有发生于1300年前的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描述. 祖国医学的“金匮要略”、“华佗医方”中也有1800年前类似体外按压人工呼吸的记载。 ;到了15世纪,人们开始在动物身上施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及风箱式正压通气技术。 1792年首次在人身上实行了有创正压机械通气。因当初的技术过于粗糙,相关设备也很简陋,许多患者因气胸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到了1827年有学者向法国科学院提交报告要求终止进行有创正压通气。 ;1929年JAMA杂志上刊登了有关应用“铁肺”成功抢救一例脊髓灰质炎女孩的论文,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其后因体外负压通气的种种弊端在应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铁肺”逐渐让位于技术得到很大改进的有创正压通气技术。一直到现在,有创通气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 1981年Sullivan首次报告了用无创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成为无创发展的里程碑。 我国的无创通气技术是从近十年左右发展起来 ; 回顾人工通气的历史,其发展过程是:无创(口对口,人工按压)--------有创(人工气道风箱式正压通气)------无创(铁肺)--------有创(现代正压机械通气)-----有创与无创并存;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的区别;无创呼吸机与有创呼吸机的区别;无创呼吸机与有创呼吸机的区别;创伤性 病人依从性差 高感染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鼻窦炎 并发症:肺容积损伤、肺气压伤、气管-食管瘘等 医护工作量极大:机器调试、病人的监护、血气监护、无菌操作 呼吸机依赖 费用昂贵 ;无创通气所带来的明显益处;;无创通气在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地位;无创通气对机械通气治疗的影响;;NIPPV: 临床效果;NIPPV治疗目的:;无创通气的模式及参数;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 ;COPD、哮喘、OSAS、肺水肿的患者在接受无创通气时大都需要应用一定水平的PEEP,其目的是对抗PEEPi、扩张气道、减轻肺水肿。 PSV:为患者的自主呼吸提供压力支持,其呼吸频率、吸气时间的长短由患者自主决定,而潮气量由患者努力程度与支持压力水平共同决定。 ;BiPAP:双水平???道内正压;BiPAP的支持压力(PS);支持压力与潮气量 ;使用BiPAP呼吸机时;BiPAP与BIPAP的区别;;持续正压通气(CPAP): ;auto-CPAP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常规CPAP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技术开发出的诊断治疗睡眠呼吸功能障碍的新型无创通气设备,它通过随时同步监测患者睡眠时的窒息、低通气、打鼾、呼出气流受限等变化,及时改变CPAP的水平,从而更有效地改善SAS病人的通气状况,改善患者对无创通气的依从性,降低无创通气的副作用。 ;Auto-CPAP压力自动调节示意图;成比例辅助通气: (Proportional assist ventilation, PAV) ;无创通气的实施标准与适应证 ;行无创通气的基本条件;无创通气的适应证;呼吸心跳停止 自主呼吸微弱、昏迷 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消化道大出血/穿孔、严重脑部疾病、血流动力学不稳 面部创伤/术后/畸形 误吸的可能性极高 不合作 ;严重低氧血症(PO2 45mmHg) 严重酸中毒 (PH 7.20 ) 气道分泌物多/排痰障碍 严重感染 极度紧张 严重肥胖 上气道机械性阻塞 ;对无创通气应用的把握;行无创通气治疗原则上要求患者神志清醒能够配合治疗,但是COPD合并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意识障碍并不是绝对禁忌证。经有效的通气治疗后随着PaCO2下降多数患者的意识会明显改善。 ;到目前为止,无创通气究竟适应那些疾病引起的呼吸功能障碍的治疗仍不是十分清楚,争论也较大,仍有待于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临床实践来验证。原则上,只要能适应鼻面罩这种连接方式的急慢性呼吸衰竭均可以尝试应用,但无创通气更适合那些预计病情会很快逆转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如心源性肺水肿)、以呼吸肌疲劳为主要原因的疾病(如COPD合并呼吸衰竭急性发作)。 ;对于典型的ARDS,因最终大多数患者难以避免人工气道的建立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一般不推荐应用无创通气。但也有学者认为,对于早期ARDS或急性肺损伤适当应用无创通气有可能避免气管插管。 以下简述对无创通气在各种情况下的应用评价: ;BTS Recommendations on NIV, 2002;1.COPD慢性呼衰急性加重: ;早期应用无创通气,选择PEEP值为PEEPi的85%以下,可以有效减少呼吸功的消耗,缓解呼吸肌疲劳,避免人工气道的建立。 欧洲的一项研究表明,接受无创通气可使气管插管率从74%降至24%,平均住院日从35±33天降至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