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皮质激素升高血糖机制: 促进肌肉蛋白质分解,并促进肝内糖异生。 抑制肝外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协助促进脂肪动员,使血中游离FA升高,间接抑制周围组织摄取Glc。 临床上因糖代谢障碍可发生血糖水平紊乱,分为两类: 高血糖(hyperglycemia) 空腹血糖7.22-7.78mmol/L 低血糖(hypoglycemia) 空腹血糖3.33-3.89mmol/L Supplementary:Confusing names of some enzymes 合酶和合成酶 (synthases and synthetases) 合酶指的是催化的缩合反应没有NTP(如ATP或GTP)作为能源的。如柠檬酸合酶(citrate synthase)。 合成酶指的是催化的缩合反应有NTP(如ATP或GTP)作为能源的。如琥珀酰CoA合成酶(succinyl-CoA synthetase)。 柠檬酸合酶 琥珀酰CoA合成酶 激酶、磷酸化酶和磷酸酶 (kinases, phosphorylases, phosphatases) 激酶催化的是磷酸化(phosphorylation)反应。是把磷酰基从NTP,如ATP转移到一个受体分子(如糖、蛋白质、或其它核苷酸、或其它代谢中产物)。 磷酸化酶催化的是磷酸解(phosphorolysis)反应。是用磷酸攻击分子,然后磷酰基与断裂键共价结合。 磷酸酶催化的是去磷酸化(dephosphorylation)反应。是把磷酰基从磷酸酯键去除,并用水分子攻击底物。 己糖激酶 糖原磷酸化酶 + H2O + Pi Glucose 6-phosphatase 葡萄糖 6-磷酸酶 小 结 糖异生指由非糖3C化合物(主要是丙酮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糖异生存在于所有生物体中,具有保守性。 从丙酮酸生成葡萄糖是糖异生的中心途径。这条途径不是糖酵解的简单逆反应。 通过糖异生,2分子丙酮酸转变为1分子葡萄糖需要6个高能磷酸键。 在脊椎动物中,大部分氨基酸可以转化为糖。但脂肪酸不能。 小 结 糖原的分解是由糖原磷酸化酶催化的磷酸解反应。 糖原磷酸化酶有a、b两种形式。其活性通过可逆的磷酸化/去磷酸化来调节。肝脏和肌肉的糖原磷酸化酶属同工酶,两者调节方式有一些差异。 糖原的合成由糖原合酶催化,糖基的供体是UDPG,而不是Glc-1-P。 糖原合酶需要引物。引物的合成由生糖原蛋白同时作为引物和酶来完成。 小 结 糖原合酶存在a型和b型两种形式。通过可逆的磷酸化/去磷酸化调节活性。(活性形式与糖原磷酸化酶相反) 糖醛酸途径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青霉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肽聚糖的合成起作用。细菌对青霉素耐药性的重要机制是细菌b-内酰胺酶催化b-内酰胺环的水解导致药物失效。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的速度主要受细胞能荷水平的控制。 糖异生和糖酵解相互协调、互为相反地进行调节。表现为同一调节因子对两条途径相应的酶作用相反。 糖原的分解和合成通过激素进行协调的调节。 人体血糖水平保持恒定。这不仅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协调的结果,也是肝、肌肉、脂肪等各组织器官代谢协调的结果。这种精确调控主要靠激素的调节。 复习 名词解释: 巴斯德效应 激酶 磷酸化酶 磷酸酶 1.什么是糖异生?生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不是糖酵解的简单逆反应? 2.什么是底物循环?机体发生底物循环的生理意义是什么?避免发生底物循环的意义又是什么? 3. 糖原分解有哪些酶参与?第一个产物是什么? 4. 磷酸化酶的辅酶是什么? 5. 简述肝脏和骨骼肌中,糖原分解有何不同的特点? 6. 糖原合成中,糖基的供体是什么? 7. 糖原合成如何启动? 8. 调节血糖的激素有哪些? 9. 糖醛酸途径的生理意义。 10. 青霉素的抗菌机制是什么? 思考题: E: P565 Problem19 P766 Problem2,7,8,9,10 * * * * * * * * * * 一些细菌的糖原合成以ADP-Glc为前体。在植物中,淀粉的合成以ADP-Glc为前体,蔗糖的合成以UDP-Glc为前体。 糖原合酶存在a型和b型两种形式。通过可逆的磷酸化/去磷酸化调节活性。a型是去磷酸化的活性形式,b型是磷酸化的低活性形式。(与糖原磷酸化酶相反) 糖原合成主要受到Glc水平和胰岛素的调节,表现为糖原分解和糖原合成相互协调进行调节。 (见6.5) 6.4 糖醛酸途径(Glucuronic acid cycle) 指从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英国A-level物理简明教材100 英国A-Leve课本-Edexcel AS Physics in 100 Pages.pdf VIP
- 高中政治核心素养发展视角下的思辨性教学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井下作业HSE监督管理.pptx VIP
- 小区、厂房、商铺开荒保洁服务方案(投标方案).docx
- 骨科诊疗指南.doc VIP
- 2025陕西榆林市招聘社区专职人员879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四调)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课件(96张课件).ppt VIP
- 高中政治教学中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探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