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高等美术设计教育现存的三个问题.docVIP

谈中国高等美术设计教育现存的三个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谈中国高等美术设计教育现存的三个问题   【摘要】当下中国的高等美术教育,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暴露,既有着现实经济利益关系的影响,又受到人类时代大发展阶段客观矛盾的制约。这其中,笔者针对三个突出的艺术教育的问题,展开如实的讨论。一是美术设计教育中的“器能化”问题;二是“无特色”问题;三是教育中的“断义理”。   【关键词】高等美术设计教育;规律;问题   从历史发展的规律与现象上来看,一个国家如果在经济生活上达到一定水平,其相应的人们的内在生活需求——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需求——也会随之呈现出来。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老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不仅停留在物质生活的丰富性上,同时越来越多的审美消费的比率也逐渐上升。“日常生活审美化”,已成为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的现象。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美术设计教育提上日程。怎样提高美术设计教育的质量,进而应市场的要求不断扩大美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数量,这一事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至二十一世纪开始后,中国很多高校积极投身于这“新型、时尚”专业的建立建设。时至今日,已是“蔚为壮观”。这种强劲的势头中,虽然身后可能暗含着诸多的“利益包裹”,可时代的作用力想必大大超过了所有的“小恩小利”。在今天看来,这种情形在当代中国各大高校中显现出较为普遍的趋势。可谓建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靓丽”的一幕。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前行与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前进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来自内部或外部的“一些问题”的困扰,甚至是强烈凸现的尖锐问题。我认为,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中美术设计专业教育,在发展进程中就暴露出一些让人忧心的问题。下面就对于我发现的当下美术设计教育的诸多问题展开讨论。   问题一,“器能化”   器能化就是指人在活动中不能自主发挥自我内在动机,而是如同机械物一样,依照他人事先拟好的指令要求运作。具体表现就是人离开了已经“装备好了的设计指令”的现代科技工具,而无从进行真正的“自我创造”,同时行为上也脱离了生活的种种真实体验。这样的一种做法,若发生在教育活动中,对于人的自主性思维及自我创造的性能将产生极大的抑制或破坏性作用。可这一事实,却在当下高等美术设计教育中显得较为普遍。它的这种弊端性将会造成艺术本有的——“创造性”思维受到抑制,甚至导致艺术思辨能力逐渐退缩。   器能化教育方式,反映当下高等美术设计教育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培养目标的不明确和培养方法上的不当。我们知道,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结合是美术设计的初衷。因此美术设计不能偏离美感的创造,那么美术设计教育也就不能不就美感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基本目标。如何来认识美感,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孑民先生在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方面曾今谈到,“美感者,合乎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在现象世界,凡人皆有爱恶惊惧喜怒悲乐之情,随离合生死祸福利害之现象而流传。至美术则以此等现象为资料,而能使对之者,自美感以外,一无杂念。……是则对于现象世界,无厌弃而亦无执着者也。既脱离一切现象相对之感情,而为浑然之美感,则即所谓与造物为友,而已接触实体世界之观念矣。故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之教育。”i从蔡孑民先生对于美感与美育关系的认识上,我们可以感觉到,人有着一种对于外界事物的变化而产生的独特心理表现,反映在“美感”的体验中,就是人对于“实体世界”的秩序性的觉受——“和谐”产生“美”。而这种“心理表现”也只有人类所具足,非一般物质世界其它生命或非生命载体中能够产生。这里表现为人对世界的一种“情感性”探知行为,显现出作为人的高级生命体丰富而复杂的特性。   不可否认,美术设计在当今人类科技的助力下,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二维视频广告、三维动漫制作、舞台美术设计中的灯光与音响效果产生的视觉效应等等,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无不让人感受到,新兴科技成果与艺术结合所散发出的现代文明的气息。在我们面对这样一种“强有力”的现实的诱惑下,美术设计的教育者及受教育者往往表现为“乐此不彼”。从而忘失了“人的”内在审美创造能力和美感受教的重要性。艺术与人的情感有着“天然”的联系,情感来自于生活。可是,当下高等美术设计教育不是从美感的教育入手,而只是利用现代高科技工具,以“快而见效”的方式,使受教者得到所谓“美的”教育。受教者的能力也往往限制于科技产品的使用上。这样的教育方式及其相应的方法,势必脱离了艺术与情感的关联性,势必亡失了“人”与生活的能动的联系性,也势必使高等美术设计教育培养了一批批“器能化”教育方式下的“低劣人才”。   作为人的精神活动的一种表现——艺术活动。必须表现人与生活的联系,必须符合艺术与人的情感的关联性。“眼见与耳闻的和谐是艺术美感的由来,心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