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压隔离开关维护检修规程
6.1检修周期和项目
6.1.1检修周期
每1~3年检修1次。如遇特殊情况安排临时检修。
6.1.2检修项目
清扫灰尘、污物;
检查修理瓷质部分;
检修接触部分;
检修操作和传动机构;
检修各种附件;
金属构架除锈防腐;
检修后的调整试验。
6.2检修质量标准
6.2.1清扫各部灰尘、污物,使其清洁无杂物;
6.2.2检修各支持、传动瓷件,应完整无裂纹,无放电痕迹,瓷铁粘合牢固。
6.2.3检修隔离开关的接触部分,应符合下列标准:
a. 以0.05mm*10mm塞尺检查;对于线接触应塞不进去,对于面接触,其塞入深度;在接触面宽度为56mm及以下时,不应超过4mm,接触面宽度为63mm及以上时,不应超过6mm;触头间两侧的压力应均匀;调节固定座的位置,使动触头刀片刚好插入刀口,动触片插入静触座的深度不应小于刀片宽度的90%,动触片与动触头固定的底部要保持4~6mm的间隙;
b. 接触表面应平整、光洁,无氧化膜,并涂1层导电膏或中性凡士林,载流部分的可挠连接不得有折损、锈蚀、凹陷等缺陷;刀口的压簧应无失效、锈蚀现象。
c. 隔离开关的各支柱绝缘子的连接应牢固,触头相互对准,接触良好。
6.2.4检修后的传动装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隔离开关的操作杆及保护环应完好;拉杆应校直,其与带电部分的距离应符合规定,当不符合时允许弯曲,但应弯成与原拉杆平行;
定位螺钉应调整适当,并加以固定,防止转动装置拐臂越过死点;
所有转动部分应涂以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润滑油脂;
接地刀刃转轴上的扭力弹簧,应调整至操作力矩最小,并打入圆锥销加以固定;其操作把手应涂以黑色油漆;
延长轴、轴承、联轴器、中间轴轴承及拐臂等传动部件,其位置应正确,固定牢靠,传动齿轮咬合准确,操作轻便灵活。
6.2.5检修后整组隔离开关应符合下列标准要求:
隔离开关的相间连杆应在同一水平线上;
各项支柱绝缘子应垂直于底座平面(V型隔离开关除外),且连接牢固,同一绝缘子柱的各绝缘子中心线应在同一垂直面内;
隔离开关的各支柱绝缘子的连接应牢固,触头相互对准,接触良好。
6.2.6 隔离开关检修调整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当拉杆式手动操作机构的手柄位于上部或左端的极限位置时,或涡轮杆式机构的手柄位于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极限位置时,应是隔离开关的合闸位置;
b. 隔离开关合闸后,触头间的相对位置、备用行程以及分闸状态时触头间的净距或拉杆角度,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
c. 具有灭弧触头的隔离开关,由分到合时,灭弧触头应先于主触头接触,从合到分时,顺时相反;
d. 三相联动的隔离开关,其三相同期误差,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
e. 隔离开关的闭锁位置,应动作灵活,准确可靠,带有接地刀刃的隔离开关,接地刀刃与主触头的机械闭锁应准确可靠;
f. 隔离开关的(连动)辅助接地(触头)应牢固、动作准确,接触良好;
g. 隔离开关的固定零件均应镀锌,并齐全牢固;
h. 户外隔离开关的金属构件应无锈蚀;
i. 带熔断器的刀开关,槽形导轨必须垂直,无积垢,使操作灵活;
j. 具有电动、气动操作机构的隔离刀闸,其操作用电动机、气动阀及电动、气动回路应运行可靠;
k. 隔离开关的非导电金属部分接地应完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