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永乐大典》的流传及现存情况
?
;
一、 《永乐大典》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
1、一部大书
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
目录与正文合计共22937卷,11095册。
原书高50.02公分、宽29.8公分。
黄绢硬面、包背装。;
2、一部类书
《大典》 全书的编排原则是“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开卷而古今之事一览可见。”
以韵统字,以字系事。
;
韵——字(韵脚,入韵字)——词(主题词)——文献。
例如:湖,收在《洪武正韵》中的模韵,这就是“用韵以统字”。湖可以构成西湖一词(事目),那么,有关西湖的文献,就可以收载在此词之下。这就是“用字以系事”。
;
3、一部很有价值的书
4、一部富有传奇色彩的书
;
二、 《永乐大典》正本下落之谜
;
正本只有一部,是永乐六年十二月抄定的。;
永乐十九年三月,从南京运到北京。
; 《大典》藏于文楼。
; 嘉靖四十一年(1562),明世宗重录一部。
藏于北京皇史宬 。 ;重抄后正本之下落即不明。后人多有猜测:
其一,毁于明末清初南京;
其二,藏于皇史宬夹墙中;
其三,嘉庆间失火于乾清宫中。
其四,殉葬说。
其五,万历间毁焚。
其六,明末焚毁于北京宫中。;1、毁于明末清初南京。
周应宾《旧京词林志》卷3“书籍”:“今内府所有书籍,外人不得而知,第闻隆庆初以《永乐大典》原本送还南内,逸其一云。”
《四库全书总目》:“至隆庆初告成(指抄录副本),仍归原本于南京,……明祚既倾,南京原本与皇史宬副本并毁。”
;
2、藏于皇史宬夹墙内。
王仲荦
;3、嘉庆间失火于乾清宫中。
全祖望:“乃知其正本尚在乾清宫中,顾莫能得见者。……予尝欲奏之今上,发宫中正本以补足之,而未遂也。”
缪荃孙:“嘉庆二年(1797),乾清宫一场大火,正本被毁了。” ; 4、殉葬说。
张忱石、栾贵明。
主要依据:
其一、此书之重抄完成时间与嘉靖帝之葬期有暗合处。
其二、嘉靖帝喜欢此书。 ;5、万历毁焚说
方以智《通雅》卷3“释诂(缀集)”:
“《永乐大典》藏于文楼,嘉靖中火,上亟命救得免,复命儒臣摹抄,隆庆元年始??。万历中因三殿火,书遂亡。”
;
6、明末焚毁说
;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上编卷58载:
“及山海关败归之后,尽括城中财宝而去,以火药烧殿宇诸门,但不害人。……宫殿悉皆烧烬,唯武英殿岿然独存,内外禁川玉石桥亦宛然无缺。烧屋之燕,差池上下,蔽天而飞,春燕巢林之说,信不虚也。” ;
7、再解正本下落之谜
张岱《陶庵梦忆》卷六“韵山”条:
“胡仪部青莲携其尊人所出中秘书,名《永乐大典》者,与《韵山》正相类,大帙三十余本,一韵中之一字犹不尽焉。” ;
《石匮书》“艺文志序”:
“余于仪部胡敬辰家所见有二十余本,而四支韵中一字尚不能完,其书之汗牛充栋可胜计哉!” ;
(1)张岱所看到的是《大典》中的哪部分
二支韵中一字。
;
(2)张岱所看到的《大典》是正本还是副本
《永乐大典存目》
;
(3)张岱所看到的《大典》是从哪里来的
;
结论:
其一,《大典》正本不可能用来殉葬。
;
其二,胡氏所得的《大典》正本,不可能是当时流散于社会上的仅有的《大典》正本。既然如此,《大典》正本残本目前仍存于世间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三、《永乐大典》副本的流传
《大典》副本11095册,藏于皇史宬,直至明亡。 ;
康熙朝,徐乾学发现《永乐大典》已有所遗失。 ; 雍正朝,《永乐大典》由皇史宬移入翰林院。当时清点《大典》,缺了1148册。
; 雍正末,全祖望与李绂相约抄辑《大典》中的佚书。 ; 乾隆元年(1736),诏修《三礼义疏》,曾利用《大典》。
; 乾隆三十八年二月,朝廷开四库馆从《大典》中辑佚书。
当时曾下旨调查遗失的《大典》。
;; 乾隆五十九年(1794)对《大典》现存册数的统计:
9881册 。; 嘉庆十五年(1810),在翰林院开馆修《全唐文》。
法式善、徐松、胡敬、孙尔准等借机从《大典》中辑出佚书。 ; 嘉庆二十年(1815),许乃济等人对其作过清点:9881册 。; 《大典》比较大规模地陆续散出,是从咸丰十年(1860年)开始的。
刘声木《苌楚斋随笔》卷3:
“早间入院,带一包袱,包一棉马褂,约如《大典》二本大小,晚间出院,将马褂加穿于身,偷《永乐大典》二本,……包于包袱内而出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docx VIP
- 一种带机械臂的智能循迹搬运小车.pdf VIP
- (高清版)DB43∕T 2136-2021 高速公路车辆救援服务与管理规范.pdf VIP
- 中国高速静脉用药调配机器人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VIP
- 海沧石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答案.docx
-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GB/T 10184-2025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pdf
- 医院诊断证明书模板.pdf VIP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精品).docx VIP
- 《木偶奇遇记》名著导读读书分享好书推荐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