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钙化分布常对提示乳腺病变的病理类型有帮助,包括以下五种分布方式: 1.弥漫或散在分布指钙化随意分散在整个乳腺, 这样分布的点样和多形性钙化多为良性改变, 常为双侧性; 2.区域状分布是指较大范围内( 2cm ×2cm ×2cm) 分布的钙化,但又不能用导管样分布来描写,常超过一个象限的范围,这种钙化分布的性质需结合形态综合考虑; 3.簇状分布是指至少有5 枚钙化占据在一个较小的空间内( 2cm ×2cm ×2cm) ,良恶性病变都可以有这样的表现; 4.线样分布的钙化排列成线形, 可见分支点, 提示源于一支导管, 多为恶性改变;5.段样分布常提示病变来源于一个导管及其分支,也可能发生在一叶或一个段叶上的多灶性癌, 尽管良性分泌性病变也会有段样分布的钙化, 但如果钙化的形态不是特征性良性时,首先考虑其为恶性钙化。 结构扭曲、紊乱 是指正常结构被扭曲但无明确的肿块可见,包括从一点发出的放射状影和局灶性收缩,或者在实质的边缘扭曲。结构扭曲也可以是一种伴随征象,可为肿块、不对称致密或钙化的伴随征象。如果没有局部的手术和外伤史, 结构扭曲可能是恶性或放射状疤痕的征象,应提请临床切除活检。 结构扭曲 浸润性导管癌 硬化性乳腺病 手术后疤痕 二、特殊征象 (4个) 一) 非对称性管状结构/ 单个扩张的导管:管状或分支样结构可能代表扩张或增粗的导管。如果不同时伴有其他可疑的临床或影像征象,其意义不大。(二) 乳腺内淋巴结:典型表现为肾形,可见有淋巴结门脂肪所致的透亮切迹, 常小于1cm。当淋巴结较大,但其大部分为脂肪替代时,仍为良性改变。可以是多个, 也可能是一个淋巴结由于明显的脂肪替代看上去像多个圆形结节影。对于乳腺外上部的特征性改变可以做出正确诊断。偶尔也可出现在其他区域。(三) 团状不对称: 与对侧乳腺组织比较方能做出判断, 范围较大至少达一个象限。包括一个较大的乳腺组织, 密度较正常乳腺组织为高或有较明显的导管可见, 无局灶性肿块形成, 无结构扭曲, 无伴随钙化。常代表了正常变异, 或为替代性激素治疗的结果。但当与临床触及的不对称相吻合时, 则可能有临床意义。(四) 局灶性不对称: 不能用其他形状精确描述的致密改变。两个投照位置均显示, 但缺少真性肿块特有的边缘改变, 较团状不对称范围要小。它可能代表的是一个正常的乳腺岛, 尤其当其中含有脂肪时。但由于其缺乏特征性的良性征象, 往往需要对其作进一步检查, 由此可能会显示一个真性肿块或明显的结构扭曲改变。 非对称性乳腺组织 特殊征象 局灶性非对称致密影 特殊征象 三、合并征象 常与肿块或钙化征象合并, 或为不伴有其他异常征象的单独改变。 包括皮肤凹陷、乳头凹陷、皮肤增厚、小梁增粗、皮肤病变投照在乳腺组织中、腋淋巴结肿大、结构扭曲和钙化。 皮肤收缩 合并征象 乳头收缩 合并征象 腋下淋巴结 合并征象 腋下淋巴结 空心 实心 合并征象 腋下淋巴结 合并征象 * 乳腺X线报告的规范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 第四版 美国放射学会 规范X线报告的质量保证 规范乳腺影像描述 便于结果的监控 摄影前准备 认真阅读临床医生的申请内容和目的。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 触诊,获得第一手感性认识并记录在摄片单上。 触 诊 触诊乳房时,被检查者采取坐位,先两臂下垂,然后双臂高举超过头部或双手叉腰再行检查。 检查者的手指和手掌应平置在乳房上,应用指腹,轻施压力,以旋转或来回滑动进行触诊。 以乳头为中心作一垂直线和水平线,将乳房分为4个象限,以便记录病变部位。 触诊顺序为外上、外下、内上、内下及中央五个区域。 标准规范的投照体位 MLO 位 内外侧斜位(mediolateral oblique,MLO view): 影像接受器从水平面旋转30°~ 60°,使暗盒装置平行于同侧胸大肌,且暗盒托盘的一角恰当地位于腋窝内,X线束从乳房的内上侧摄向外下侧。 MLO 位乳腺摄影质量控制评价标准:乳房被推向前上,乳腺实质充分展开,胸大肌松驰,胸大肌影拼图呈“U”形而不是“V”形,乳头位于切线位,绝大部分乳腺实质显示在片中,乳腺后脂肪间隙显示清晰。 CC 位 头尾位(craniocaudal,CC view ):影像接受器放在乳房下,X 线束垂直地从上到下穿透乳房。在MLO 位上最可能漏掉的是内后侧的乳腺组织,技师要意识到这一点,应确保在CC位上充分弥补显示出来。 CC位乳腺摄影质量控制评价标准:乳房在片子中央,乳头切线位并位于整个影像中心,小部份胸大肌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