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旋复花、丁香花、番泻叶其性反降。 “诸花皆升,旋复花独降。” “诸子皆降,牛蒡子独升。” 有些特殊性质的药物: 蔓荆子、牛蒡子其性反升。 在复方中, 升浮的药物同较多较强的沉降药配伍时,则随之下降; 沉降的药物同较多较强的升浮药配伍时,则随之升浮。 炮制 炮制的第三个目的“改变药物的性能和功效”。 “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配伍 第四节 归经Channel Tropism 归经是说明某种药物对某经(脏腑经络)或某几经的病变起着明显或特殊的选择性作用,而对其它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也就是指明药物治病的适应范围。 金元时期, 张元素《珍珠囊》《脏腑标本药式》 发明了药物归经理论。 实践依据: 药物的治疗作用。 理论依据:脏腑经络学说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芩入肺经 黄连入心、胃经 黄柏入肾经 清热泻火药:石膏归肺、胃二经, 说明石膏既能清肺热,也能清胃热。 一种药物可以归入数经,说明此药物作用范围较广,对数经都有治疗作用。 如 补气药:党参归脾肺二经, 说明党参既能补脾气,也能补肺气。 头痛 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 葛根、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 柴胡善治少阳经头痛 吴茱萸善治厥阴经头痛 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 配伍概述 配伍的概念。 熟地 泽泻 山茱萸 丹皮 山药 茯苓 阴虚 六味地黄丸 配伍是指根据动物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性能特点,有目的地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使用。 配伍七情 配伍七情的概念 熟地 泽泻 山茱萸 丹皮 山药 茯苓 阴虚 “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 ——《神农本草经》 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的“七情”。 配伍七情 配伍七情具体内容 单行; 单行就是指单味药治病。病情比较单纯选用一味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即能获得疗效, 如清金散单用黄芩治轻度的肺热咳血; 单方 二、配伍七情 (二)配伍七情具体内容 相须; 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石膏与知母配合; 大黄与芒硝配合; 全蝎与蜈蚣同用。 配伍七情 配伍七情具体内容 相使; 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为辅,能提高主要疗效。 黄芪配伍茯苓; 黄连配伍木香; 雷丸配伍大黄。 配伍七情 配伍七情具体内容 相畏; 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配伍七情 配伍七情具体内容 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说法。 配伍七情 配伍七情具体内容 相恶; 既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的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消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配伍七情 配伍七情具体内容 相反。 既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如甘草反甘遂,乌头反半夏等。 用药禁忌 用药禁忌的内容 配伍禁忌; 妊娠禁忌; 服药禁忌。 有毒药物使用注意: 1.严格控制剂量。 2.注意正确用法:有的宜入丸散,不宜煎服; 有的只供外用,禁止内服; 有的入汤剂当久煎等。 3.遵守炮制工艺,利用合理配伍,避免配伍禁忌。 煎药常识 1.容器 2.煎药前的准备 3.煎煮时间控制 4.煎煮后的处理 5. 包煎、另煎、先下、后下、烊化、冲服 煎药常识 1.容器 2.煎药前的准备 3.煎煮时间控制 4.煎煮后的处理 5. 包煎、另煎、先下、后下、烊化、冲服 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 中药概念的变迁 1、产于中国的药物。 2、中医使用的药物。 3、天然药物是中药。 中药:凡是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进行采收、加工、炮制、制剂,以利于临床应用的药物 。 中药与草药的概念及其变迁 官药:宋代由国家专营中药。 草药:药物的经销部门不经营这样的药物。 草药往往是中药的重要的来源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集、性能、功能、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称为“本草”。 秦汉时期 简称《本经》,约成书于东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一级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土建、安装)》学霸笔记.pdf VIP
- 江苏省2024年中职职教高考文化统考财会专业综合理论试卷.pdf VIP
- 江苏省职教高考财会专业综合理论调研考试试卷.docx VIP
- 河南省职业教育条例解读课件.pptx VIP
- 2024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水运结构与地基》考前必刷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必会题).docx VIP
- 二千年间 胡绳新格式.pdf VIP
- 瓷砖空鼓注浆施工合同.docx VIP
- 阅读理解之研究报告类-2025年新高考最新英语模拟试题优选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 VIP
- 儿科护理新进展与跨学科教育模式探索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指南.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