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疸的诊断和治疗 内 容 胆小管(bile canaliculi)由相邻的肝细胞局部细胞膜凹陷而成。胆小管腔内有肝细胞突出的微绒毛。胆小管腔狭小,直径约0.5~1.0μm,在一般染色标本内不易见到。但可用镀银及ATP酶等方法显示。胆小管在肝板内连成网格状,向肝小叶周围呈现放射状走行。胆小管周围的相邻肝细胞膜形成紧密连接,以封闭胆小管,防止胆汁外溢。当胆道阻塞时,胆小管内压力升高,可破坏肝细胞的连接,胆汁经血窦周隙而进入血窦,即出现黄疸。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经胆小管从肝小叶中央流向周边,于小叶的边缘处,胆小管汇集成若干短小的肝闰管,又称黑林管(Herring canal),管腔细小,管壁由立方上皮围成,染色较浅。Herring管出肝小叶后与小叶间胆管相连,小叶间胆管再汇合成左右肝管出肝。 指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使血清中胆红素含量增高, 并伴有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胆红素的来源 几个名词 1.游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UCB) 特性: ◆不溶于水 ◆尿中查不出 2.结合胆红素(CB): 特性: ◆水溶性,从尿中排出. 3.尿胆原 结合胆红素从肝细胞经胆管排入肠道后,在回肠末端及结肠经细菌酶的分解与还原作用,形成尿胆原。 4.粪胆原: 尿胆原大部分从粪便排出,称为粪胆原。 5.胆红素肠肝循环 小部分胆红素经肠道吸收,通过门静脉回到肝内,其中大部分再转变为结合胆红素,又随胆汁排入肠内,形成胆红素肠肝循环。 胆红素正常值: ◆总胆红素(TB):1.7-17.1umol/L ◆结合胆红素(CB): 0-3.42μmol/L ◆非结合胆红素(UCB): 1.7-13.68μmol/L 隐性黄疸:17.1-34.2μmol/L 轻度黄疸:34.3-170μmol/L 中度黄疸:170.1-340μmol/L 重度黄疸:340μmol/L RBC破坏 生成 胆红素(每日4725μmol/L) 黄疸分类:依黄疸性质 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混合性黄疸 黄疸分类:依发生机制 非结合胆红素产生过多性黄疸 非结合胆红素摄入肝细胞发生障碍性黄疸 肝细胞葡萄糖醛酸移换酶缺乏所致非结合胆红素升高性黄疸 肝细胞分泌胆汁发生障碍所致的黄疸 结合胆红素自肝细胞排入毛细胆管发生障碍性黄疸 结合胆红素和胆汁其他成分在胆管系统排泄发生障碍性黄疸 肾脏排泄结合胆红素和尿胆原发生障碍性黄疸 黄疸分类:依胆红素类型 主要为非结合胆红素增高症 生成过多 - 溶血 - 无效的红细胞生成 肝细胞的摄取功能受损 - Gilbert综合征(I型) - 某些药物(如胆囊造影剂) 胆红素的结合功能受损(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降低) - Gilbert综合征(Ⅱ型) - Crigler-Najjar综合征 - 葡萄糖醛酸转移未成熟(新生儿及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 -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受抑制 - 暂时性家族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母乳性黄疸 黄疸分类:依胆红素类型 (Ⅱ) 非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双相增高 -病毒性肝炎 结合胆红素增高 肝排泄功能受损(肝内缺陷) - 家族性或遗传性 - 慢性特发性黄疸(Dubin-Johnson综合征、Rotor 综合征) - 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症 - 妊娠期胆汁淤积性黄疸 - 获得性异常 - 病毒性肝内胆汁淤积症 - 药物性肝内胆汗淤积症 肝外胆道阻塞(结石、肿瘤、狭窄等) 识别:自然光,与假性黄疸相区别 (l)睑裂斑:淡黄色,横行,高低不平,隆起于球结膜表面近内毗处,见于中年以后正常人(儿童:代谢病,高雪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类脂质代谢病) (2)长期服用阿的平:轻者皮肤黄,重者巩膜黄,以角膜周围最深 (3)胡萝卜素血症:肤黄,以手掌、足掌为著,巩膜不黄。有食胡萝卜、西红柿、南瓜、柑橘史 (4)苦味酸盐:皮肤黄染 (5)血色病:青铜色,易与阻塞性黄疽混淆 实验室检查:溶血性黄疸(共同特征) 血清胆红素增高,大多数不超过85.5μmol/L,非结合胆红素在75%以上 外周血红细胞显著减少 尿胆原呈强阳性 尿胆红素应为阴性,但因常伴肝细胞损伤,也可呈阳性 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多 骨髓幼稚红细胞大量增多,周围血出现有核红细胞 实验室检查:溶血性黄疸(特殊异常) 血红蛋白尿或尿潜血阳性 含铁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