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小结与声带息肉的诊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声带小结 与声带息肉的诊疗 代明美 2011.03.15 正常的喉象 舌会厌正中襞 会厌 会厌结节 假声带(室带) 气管 梨状窝 杓状软骨间切迹 杓会厌襞 声带 会厌谷 声带突起 前 后 声带的解剖结构 位置:位于室带下方,左右各一,有声韧带、声带肌、粘膜组成。 外观:间接喉镜下声带呈白色带状,边缘整齐。 声门裂:声带张开时,出现的三角裂隙。为喉最狭窄的地方。 声带的前2/3界于两侧声韧带之间称膜间部,后1/3界于两侧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称为软骨间部。 膜部的中点即声带的前中1/3交界处,该处在发声时振幅最大,易形成小结。 显微结构:由浅到深为鳞状上皮层、任克层(结缔组织层)、弹力纤维层、胶原纤维层、肌肉层。 声带小结 声带小结是慢性喉炎的一型,由炎性病变形成。 病因:急性喉炎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用声过度、发声不当;从事某些具有刺激性致病因子的职业(粉尘工业、化学工业);烟酒过度;鼻、鼻窦、咽部感染;肺、气管、支气管感染(脓性分泌物刺激);内分泌因素; 病理:声带前、中1/3处,由于撞击摩擦频繁,易造成组织水肿或血肿,机化,上皮局限性增厚,发展形成小结。 水肿状-纤维化、透明变性-表皮上皮角化 症状: 声音嘶哑。早期发低音时无变化,发高音时则出现间歇性嘶哑声,音色改变,发声时易疲劳,以后逐渐加重,声嘶由间歇性变为持续性。    检查: 间接喉镜下,可见声带游离缘前中1/3交界处苍白色突起,半透明、表面光滑,基地可见小血管,发声时闭合不全或有分泌物附着,一般呈对称分布,间或也有一侧较大。声带小结可呈局限性小突起,也可呈广基梭形增厚。 诊断: 根据病史及局部检查。 早期于声带前中1/3交界缘轻度水肿,并有粘液附着,有挂丝现象。约1个月后出现不对称淡红色点状水肿样突起。病程长者,发病约3个月后局限水肿呈纤维增生,形成对称性,表面光滑,白色突起如针尖或粟米大小结节,发音时两侧小结相贴而妨碍声带闭合。 治疗: 声带休息:早期声带小结,经过适当声带休息后,可变小或消失。若声带休息2-3周后,未见明显变化者,应采取其他治疗措施。儿童的声带小结也可能在青春发育期自行消失。 发声训练: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约3个月)的发声训练,常可自行消失,发声训练主要是改变原来用声不当的错误习惯,此外,应限制吸烟,饮酒和食用辛辣刺激食物等。 药物治疗:雾化吸入(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地塞米松),金嗓散结丸,黄氏响声丸,中药治疗等。 手术切除:较大的声带小结,单纯休息和用药效果不明显,可考虑手术切除,术后仍应注意正确的发声方法,否则仍可复发。 手术可在表面麻醉下经电子或纤维喉镜切除,也可在全麻支撑喉镜下切除。 声带息肉 病因:急性喉炎反复发作或前言不愈;用声过度、发声不当;从事某些具有刺激性致病因子的职业(粉尘工业、化学工业);烟酒过度;鼻、鼻窦、咽部感染;肺、气管、支气管感染(脓性分泌物刺激);内分泌因素;变态反应 症状: 声嘶,息肉垂于声门下腔时常伴有咳嗽。巨大息肉位于两侧声带之间者,可完全失音,甚至呼吸困难和喘鸣。 病理: 本病主要的病理改变是声带的任克氏间隙(Reinke间隙)发生局限 性水肿,血管增生扩张或出血,表面覆盖正常的鳞状上皮,形成淡黄、白色或粉红色的椭圆形肿物,病程长的息肉其内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或玻璃样变性。弥漫性声带息肉病的声带膜部边缘出现弥漫性水肿样组织,整个声带游离缘肿胀,Reinke间隙显著增宽、充满粘液性物质。分局限性和广基性2型。 检查:  喉镜检查可见一侧声带前、中1/3附近有半透明、淡黄白色或粉红色的肿物,位于声带边缘、声带边缘上或声门下,表面光滑,可带蒂、也可广基,带蒂的息肉有时随呼吸上下运动。弥漫性声带息肉病则出现整个声带弥漫性息肉样变,两侧声带膜部边缘有水肿样肿块,大的可悬垂于声门下,可堵塞声门前部 诊断: 1、不同程度的声哑。 2、喉镜检查:声带息肉多一侧呈灰白色或淡红色光滑的赘生物,有蒂或广基或弥漫性声带边缘呈灰白腊肠状肿块。 治疗: 一般治疗: 1、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避免过度用嗓子,在患有急性喉炎、月经期间尤其注意。 2、举重用力时,切勿屏气过猛过久,以免声带过于紧张用力。 3、早期患者应严格禁声2-3周,手术治疗后应严格禁声1周,创口恢复后应立即进行发声训练,矫正不正确的发声方法,防止复发。 局部治疗: 1、雾化吸入,使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等治疗。 2、使用含碘喉片含化,金嗓散结丸等。 3、中药治疗。 手术治疗: 较大或已纤维化的声带小结和长期声带息肉患者,经过声带休息、发声训练和药物治疗无效时,应采取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手术方式: ①在局部麻醉下通过间接喉镜将声带小结或声带息肉切除; ②在光导纤维喉镜下运用等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