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U镇痛镇静管理98897 ICU患者处于强烈的应激环境之中 自身严重疾病 各种有创诊治操作,自身伤病的疼痛等 环境因素 病人被约束于床上,灯光长明,昼夜不分,各种噪音(机器声、报警声、呼喊声……),睡眠剥夺,邻床病人的抢救或去世 隐匿性疼痛 气管插管及其它各种插管,长时间卧床 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对疾病预后的担心,死亡的恐惧,对家人的思念与担心 极度的“无助”和“恐惧”,构成对患者的恶性刺激,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甚至使患者因为这种“无助与恐惧”而躁动挣扎,危及其生命安全 。 休息睡眠不足 疼痛是主要应激源之一 2013年美国ICU成年患者疼痛、 躁动和谵妄处理指南 a. 疼痛发生率 内科、外科和创伤ICU内成年患者在休息和ICU诊疗时都会经历疼痛(B) 诊疗操作引起的疼痛在ICU成年患者中也很普遍(B) Barr J, et al. Crit Care Med. 2013 Jan;41(1):263-306. 国内ICU疼痛现状 为了解我国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现状,以进一步探讨镇静——镇痛策略对该类患者ICU不适住院经历的影响 对全国31家三级甲等教学医院所有转出ICU的清醒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400多例接受机械通气的ICU清醒患者中,出现ICU不适经历的比例高达96.9%,其中疼痛患者比例高达77.9% 患者比例(%) Ma P, et al. J Crit Care. 2010 Sep;25(3):451-7. 持续的高分解代谢状态,病情加重甚至导致MODS 出现幻觉、恐惧、绝望、抑郁等异常心理 应激反应加重 免疫功能降低 呼吸浅快,通换气功能障碍,呼吸肌疲劳 休息睡眠不足 ICU不实施有效镇静镇痛的后果 疲劳、定向力模糊、易激惹 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增加 ICU患者治疗躯体疾病和心理安抚需同步 抢救生命、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必须同时注意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与恐惧感 使患者不感知或者遗忘其在危重阶段的各种痛苦 避免这些痛苦加重患者的病情或影响其接受治疗 镇痛和镇静应作为ICU内患者的常规治疗 重症病人获得充分的镇静和镇痛是ICU监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镇痛和镇静治疗并不等同 对于同时存在疼痛因素的患者,应首先实施有效的镇痛治疗1(PAD指南) 镇静治疗则是在祛除疼痛因素的基础之上帮助患者克服焦虑,诱导睡眠和遗忘的进一步治疗 实施镇痛和镇静治疗之前,应尽可能祛除或减轻导致疼痛、焦虑的病因 1 Barr J, et al. Crit Care Med. 2013 Jan;41(1):263-306. 1.Shapiro BA et al .Crit Care Med ,1995 ,23 (9):1596- 1600 2.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893-901 3.Barr J et al. Crit Care Med, 2013, 41(1):263-306 ICU镇静镇痛指南的发展 1995 年首次颁布的ICU镇静指南仅仅包含6 条推荐意见,参考文献只有13 篇,就已经提及镇痛的重要性 2002年美国颁布ICU成人重症患者镇痛、镇静剂临床应用指南共计28条推荐意见,参考文献235 篇 2013年美国颁布成人ICU患者疼痛(Pain)、躁动(Anxiety)、谵妄(Delirium)治疗指南。简称PAD指南,该指南参考了18000篇以上的文献。提出了镇痛优先于镇静的理念(浅镇静理念) 2006年中国颁布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病人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南 目前,不仅我国镇痛的发展落后于镇静,全球的镇痛监测进展亦落后于镇静 浅镇静策略 过浅:躁动,人机不协调,意外拔管,心肌缺血; 过深:循环波动,胃肠道功能异常,脱机延迟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增加,ICU及总住院时间延长,死亡率增加; 浅镇静策略 镇痛、镇静过深比过浅危害更大; 临床实践以镇痛、镇静过深为多见。 Simpson JR,et al. The American surgeon 2013 Oct ; 79 (10): 1106-10 浅镇静策略 2013年美国ICU成年患者疼痛、躁动和谵妄处理指南 对于机械通气的ICU成年患者,建议施行镇痛优先的镇静策略(+2B) 浅镇静策略 浅镇静的优势 维持患者对外界刺激保持反应性,保留适当的生理应激反应 减少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不增加心肌缺血的发生率 减少ICU总住院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 1.Skoglund K et al. Neurocrit Care, 2009,11(2):135-142 2.Kollef M H et 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