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随访病例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鼻咽癌随访病例;例一;平扫呈软组织密度 CT:35-40Hu;中度均匀强化;;;定位、定性? 诊断思路、依据?;向前正侧 后鼻孔、鼻中隔以及翼突;鼻咽癌的病理学及临床概要;鼻咽癌的CT表现;1、肿瘤的密度: 为软组织密度肿块,CT值约为35~45Hu,密度均匀,肿瘤坏死可出现密度不均。对比增强后肿瘤呈均匀性轻度到中度强化。 ;2、鼻咽部软组织肿胀: 表现鼻咽后壁、顶壁、侧壁、咽隐窝、咽鼓管、软组织肿胀增厚。;3、 侵犯周围组织: 突入鼻咽腔软组织肿块延伸至后鼻孔、鼻腔 ;3、侵犯周围组织: 咽旁间隙、翼突内、外肌、颞下窝、颈动脉鞘区、咽后淋巴结。通过卵圆孔、破裂孔进入颅内。;4、NPC颈部淋巴结转移:是NPC最常见的转移;5、颅底骨质增生及破坏 ;颅底骨质破坏及海绵窦侵犯; 6、NPC淋巴结转移 发病率约60.3~86.1%,可单侧或双侧, 淋巴结常超过1cm以上 CT表现为等密度,中心坏死为低密度。 对比增强可见肿大淋巴结轻度增强或边缘增强。 多发淋巴结肿大,常表现互相融合,并出现坏死。 ;小结;例二;平扫CT48-50Hu;CT值26Hu;增强CT值74-85Hu;实质期CT值62Hu; 定位、定性? 诊断思路、依据?;;;1、定 义;;3、病 理;4、临床表现;5、淋巴瘤CT诊断;;;例1女71岁 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增强扫描;例2 男 30岁 鼻塞、流涕一年余;增强;小 结;鼻咽部淋巴瘤 对邻近的深层组织及颅底骨质侵犯少,鼻咽腔内肿块明显,但咽旁间隙较清楚,或只有受压改变。 可多中心病变;男 56岁 诱因出现双眼视力渐进性下降,左侧为著,伴左眼眶周皮肤紧绷感。 ;平扫CT33-41Hu;增强CT43-58Hu;;; 定位、定性? 诊断思路、依据?;;咽部脊索瘤 (pharyngeal chordoma) ;1、病 理 肿瘤由典型的空泡细胞及粘液基质组成。细胞呈不规则条束状、团块状或假腺泡状生长,可形成有大空泡的合体细胞。 2、临床表现 头痛、进行性鼻塞、耳鸣、听力减退,有时可有鼻血。 ;3、CT表现 平扫 中后颅底中线、鞍底、斜坡、岩尖有大片骨质破坏,伴有不均密度软组织肿块,软组织肿块内散在钙化区。肿块边界模糊。 增强 瘤体呈缓慢持续性的轻中度强化。肿瘤较大时可见相应的脑组织、脑池和脑室系统受压的表现。 ; 女 48岁 鼻咽部脊索瘤; 男 67岁 鼻口咽脊索瘤;男性,33岁。鼻咽左侧壁软组织肿块。 T1WI(A)肿块呈均匀等信号,T2WI(B)呈稍高信号; 增强扫描(C)肿块中度均匀强化。 左侧咽隐窝及咽骨管咽口消失,左侧腭帆张肌及腭帆提肌受压向外侧推移,左头长肌受累;左侧乳突小房信号增高。;图A;

文档评论(0)

181****85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