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起源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前部的锥体细胞。 大部分纤维在锥体交叉处交叉,至对侧脊髓侧索下行,称皮质脊髓侧束;少量未交叉的纤维在同侧脊髓的前索下行,称皮质脊髓前束。 ①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侧束: 已交叉的皮质脊髓束纤维,在脊髓侧索后部下行,纤维逐渐终于同侧前角 运动神经元。 脊髓小脑 后束 皮质脊髓 侧束 皮质脊髓 前束 延髓锥 体交叉 脊髓 皮质脊髓前束:位于脊髓前索最内侧,前正中裂的两侧 由未交叉的皮质脊髓束纤维组成,在同侧下行,仅达上胸髓节。大多数纤维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最终终于对侧前角运动神经元。 脊髓小脑 后束 皮质脊髓 侧束 皮质脊髓 前束 延髓锥 体交叉 脊髓 系统解剖学脊髓 脊 髓(spinal cord)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1.脊髓灰质 前角 侧角 后角 2.脊髓白质 上行传导束 下行传导束 固有束 3.脊髓的机能 4.脊髓的损伤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脊髓位于椎管内,前后稍扁的圆柱形,其表面有若干层被膜及脑脊液包围。 上端自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下端在成人平第 1 腰椎体下缘。 有两个梭形膨大:颈膨大和腰骶膨大。 末端变细,称为脊髓圆锥,向下延为终丝。 脊髓圆锥 终丝 马尾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续) 脊髓表面可见多条纵沟或裂。 前正中裂 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 后外侧沟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续) 脊髓节段(segment of spinal cord):一对脊神经根丝所连的那一段脊髓叫一个脊髓节段。 颈:8,胸:12,腰:5,骶:5,尾:1 后根根丝 前根根丝 脊神经 脊髓节段 T6 = T4 C3= C3 C7= C6 T10 = T7 C1~C4 C5~C8 T1~T4 1 T9-T12 3 T5-T8 2 全部L T10 -T12 = 全部S、CO L1 = 脊髓节段和椎骨序数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三十一 节椎名同位不一 颈节一四还算齐 颈五胸四减去一 中胸减二下减三 腰节平胸十十一 骶尾节对一腰椎 定位诊断有据依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两大部分组成。 在脊髓的横切面上,中央有一细小的中央管(central canal),中央管周围是“H” 形或蝴蝶形的灰质(gray matter),灰质的外周是白质(white matter)。 灰质 白质 前根 后根 灰质 白质 中央管 中央管 中间带 后角 前角 侧角 (T1--L3) 前索 外侧索 后索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续)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续) C4 C8 T2 T12 L4 S3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续) 脊髓各节段中的内部结构差异: 1. 形态和大小不一; 2. 灰质结构和配布不同; 3. 灰质和白质量的相对比例不同. 1. 灰质 (1)前角anterior horn 前角运动细胞分群 内侧群:前角腹内侧部,出现于脊髓全长,支配颈肌和躯干肌。 外侧群:前角外侧前方, 在颈膨大和腰骶膨大处, 分别支配上肢肌和下肢 肌。 (2)前角运动N元分类: α-运动N元(大中型):支配梭外肌的纤维,引起骨骼肌收缩 γ-运动N元(小型):支配梭内肌的纤维,调节肌张力 → → ★ 脊髓前角光镜图 (↑α运动神经元 ★γ运动神经元) 后角边缘核: 见于脊髓全长。内含大、中、小神经元。 胶状质:见于脊髓全长。由大量密集的小神经元组成。 这两个神经核团与痛、温觉的传导和调节有关。 (2)后角posterior horn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③后角固有核:见于脊髓全长。 此核为脊髓丘脑束的起源核,传导痛、温、触和压觉的信息。 后角固有核 ①胸核(背核或Clarke核):仅见于C 8 ~ L2 , 位于后角基底部内侧。为脊髓小脑后束的起源核。 ②中间内侧核:见于脊髓全长,为内脏感觉信息的中继核。 (3)中间带 胸核 中间内侧核 ③中间外侧核:位于T1 ~ L3 节段的侧角,是交感神经节前神 经元胞体所在部位。 也见于S2 ~ S4 节段的中间带外侧部,又称为骶副交感核,是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X IX IX I II III IV V VII VIII X (4)脊髓灰质的板层构筑 脊髓灰质板层与核团的对应关系 板层 I 后角边缘核 板层II 胶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班游戏活动教案《好玩的纸棒》.pptx
- ITECH艾德克斯IT6100系列单路输出高速高精度的可编程直流电源用户手册.pdf VIP
- 艾德克斯ITECH 可编程电源 IT6100 系列产品的编程与语法指南.pdf VIP
- 电商直播中商品与主播信息对销售转化率的影响--基于抖音平台的实证研究.pdf VIP
- 六级词汇闪过乱序版中文翻译.xlsx VIP
- 活着剧本最终版.doc VIP
- EPA7196A六价铬-比色法中文.doc VIP
-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计算题能力突破训练[含答案].docx
- 学堂在线 海上求生与救生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无生上课”试讲备课要领-一文在手-面试无忧.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