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材料力学研究性教学探讨
摘要: 结合材料力学研究性教学的主要目的和内容,重点讨论了在材料力学研究性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对实际材料力学研究性教学方法作了有意义的讨论分析,为进一步开展材料力学研究性教学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材料力学;研究性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12当代高校教育改革中,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型教学正向以培养能力为主要特征的研究性教学转变。研究性教学强调学习者主动探索的行为和创新实践的精神,即:在教师指导下,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学生合作为特点,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灵活应用已习得知识,开创性解决现实问题,并能提出新问题,从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1]。
材料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对于土木类、机械类、水利类各专业的工科学生来说,材料力学是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材料力学的任务是研究在荷载和其他外界因素作用下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动力反应等,在培养基础理论知识、工程认识和结构设计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力学教学亟待解决的课题,在力学课程教学中,对此已进行了大量研究[2-6]。所有这些工作都希望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得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材料力学研究性教学的主要目的。
一、启发引导在研究性教学中的作用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科学研究过程或方法。”探究过程作为学习方式,具有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7]。材料力学研究性教学,突出启发式教学的作用,鼓励学生探究科学,发表独创性的见解。
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一些能够激发探究思维的问题,针对一堂课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创设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利用生活中的力学现象引入课题。例如:学习“压杆稳定”时,可联系举重运动,引导学生思考举重运动员基本都是矮胖型的原因。同时准备两个粗细一样,长短不同的钢板尺,演示轴向压缩现象,让学生观察并探究长尺更容易被折弯的根本原因。
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从简单问题引出复杂问题,从工程背景引出理论问题,从正问题引出反问题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提出问题后既可以让学生回答或开展讨论,也可以在他们思考的基础上由授课教师解答,使学生带着问题和疑惑有目的听课。如此增强了学习趣味性,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的探究意识自然产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得以培养。
二、探讨力学史料对研究性教学的作用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发展历史,而力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19世纪末就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学科体系。材料力学史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有关的力学发展史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创新思维。通过力学史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力学知识逐步发展的过程,学习从工程背景中提炼问题,通过实验提出合理的假定,借助数学、力学推导解决问题等方法。将来他们如果遇到新的问题,就会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创新[2]。
12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1卷第6期
赵桐,等材料力学研究性教学探讨
从知识角度看创新,创新就是发掘新知识的过程,是从无到有的发掘过程[3]。力学史提供了重要概念、原理、方法的历史背景,显示了力学学科的形成过程。首先,教师一定要了解这一生动的探索过程,揭示获取知识的方法。其次,要设身处地想象科学家在知识探索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并在教学中热情地表达这种教学探索精神。将力学史与材料力学教学结合,变知识灌输为知识探究,表现知识发生的全过程,讲解从无到有的来龙去脉。例如,推导平面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公式时,可以借助相关的力学史:伽利略最早系统研究梁的问题,进行悬臂梁强度试验,但由于时代局限性,他没有考虑梁的变形,因此没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尽管如此,伽利略的研究开创了“实验—观测”的科学研究方法。后来,法国学者马略特认为梁横截面上的应力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从梁的下面纤维起沿高度呈线性分布。这个研究虽然比伽利略的方法更进一步,但同样没有精确考虑梁的变形,认为中性层是在梁的下侧。英国学者胡克在关于弹簧的论著中正确地指出,在弯曲时杆的一侧纤维伸长,另一侧被压缩。精确表达梁变形的是雅科比?伯努利,他假定梁在变形时横截面保持平面,这个重要假定抓住了梁变形的主要特征。在这些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伽利略研究之后大约二百年,法国科学家纳维第一次给出中性层的准确定义,即中性层通过截面的形心。至此,这个问题才算尘埃落定[8]。
以史为鉴的意义,在于对创新的启迪作用,这比知识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通桥(2017)2101-Ⅱ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24m.pdf
-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5版)@第七章@复习笔记.pdf
- 2018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保险专业知识与实务》电子书.pdf VIP
- 公路收费站(所)风险管控清单.docx VIP
- 君正化工杜邦安全管理理念实施方案.pptx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空间句法与数据化设计——环境行为数据分析及设计应用》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 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约谈资料汇编.docx VIP
- 2024年华为认证HCIA-5G(H35-660)考试题库(附答案).pdf VIP
- 《Web 程序设计》说课.ppt
- 数字经济-第1篇.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