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病虫害识别和防治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灰斑病多发生于生长中后期。病斑初期近圆形、淡灰色,后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银灰色;病健交界处有一微隆起的褐色线纹。后期,病斑表面可散生许多小黑点。 1 仅为害叶片,最初在叶片上发生圆形或近圆形的褐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大。发病严重的叶片,往往有病斑数十个之多,以后相互愈合呈不规则形的褐色大斑块,病斑初期为褐色,后期中间褪呈灰白色。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点,中层褐色,外层则为黑色。 1 花器被害后呈萎蔫状,深褐色,并向下蔓延至花柄,使花柄呈水渍状。叶片发病,先从叶缘开始变黑色,然后沿叶脉发展,最终全叶变黑、凋萎。病果初生水渍状斑,后变暗褐色,并有黄色粘液溢出,最后病果变黑而干缩。枝干被害,初呈水渍状,有明显边缘,后病部凹陷出现溃疡状呈褐色至黑色。 1 在多数品种上不产生明显症状,在感病品种或指示植物上,5月末或6月初,叶片沿叶脉和支脉产生褪绿的带状条斑。有些病株叶片上产生红色斑驳或污斑,可能是由脉黄病毒的不同株系所致。红色斑驳的出现,往往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杂种榅桲被害后,于5月上旬在叶片上产生褪绿斑驳,叶脉黄化,叶片反卷,植株矮化,6月下旬,苗干中下部皮层产生红褐色近梭形坏死斑,剥开皮层,木质部上有凹陷茎痘斑。 1 此病主要为害幼嫩叶片。受害叶片发病初期,于叶背产生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淡绿色小疱诊,常密集成行。随着叶片的生长,郊疹明显突起,使叶面凸凹不平,皱缩变形。后期疱疹逐渐变为红色 、褐色、直至黑色。发生严重时,叶片上疱疹密集,使全叶变褐,早期脱落。 1 ??石痘病主要危害果实和树皮。首先在落花10~20天的幼果上变现症状,在果实表皮下产生暗绿色区域,因病区发育受阻而凹陷,导致果实畸形。凹陷区周围的果肉内有石细胞积累。果实成熟后,石细胞变为褐色。丧失食用价值。有些病果不变形,仅果面轻微凹凸,但果肉中仍有褐色石细胞。同一株病树的病果率因年份不同而有差异,在18%~94%之间。 ??病树新稍、枝条和枝干树皮开裂,其下组织坏死。在老树的死皮上产生木栓化突起。树皮坏死的严重程度因品种的感病性不同而有差异。叶部症状不常见,有时早春抽发的叶片出现小的前绿色褪绿斑。 1 主要为害梨果。果面初期出现褐色斑点,边缘不明显,不整齐;病斑迅速扩大呈不规则形,浅红褐色至深红褐色、软腐。在高湿条件下,病果表面可长出白色菌丝体。 1 主要为害果实,发病初期病斑近圆形,产生黑色或黑褐色凹 陷斑,直径1~10毫米,扩展可达数厘米,果实变褐软化,很快引起果腐。果皮破裂时上生粉红? 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最后导致整个果实腐烂。 1 发病初期果面产生褐色圆形水渍状小斑点,后迅速扩大,几天后全果腐烂,围绕病斑中心渐形成同心轮纹状排列的灰白色至灰褐色2mm~3mm大小的绒球状霉团,即分生孢子座。病果果肉疏松,略具弹性,后期失水干缩为黑色僵果。 1 ?从果柄基部开始腐烂发病。分三种类型: ??1.水烂型。开始在果柄基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溃烂斑,很快使全果腐烂; ??2.褐腐型。从果柄基部开始产生褐色溃烂病斑,往果面扩展腐烂,烂果速度较水烂型慢; ??3.黑腐型。果柄基部开始产生黑色腐烂病斑,往果面扩展,烂果速度较褐腐型慢。 1 梨灰霉病只在贮运期零星发生,为害不重。果实表面初期产生圆形或近圆形水渍状病斑,不凹陷;逐渐扩大后形成浅黄褐色不规则形软腐病斑。后期病部失水,表皮逐渐皱缩凹陷。以至全果软腐皱缩。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可产生疏松的灰白色棉毛状物,后期棉毛状物上产生鼠灰色霉粉,有时还可产生不规则形黑色颗粒。 1 枝条发病:枝条上出现隆起疱状斑,病斑处树皮开裂,枝干枯死。 果实发病:果面上产生凹陷木栓化锈斑及黑色病斑,果实畸形。 1 果实上产生黑褐色病斑,凹陷,表面生有墨绿色霉状物。 1 果面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淡褐色湿腐状,稍凹陷,病部果肉软腐,呈锥形向果心扩展,最后导致全果腐烂。后期病部产生初为白色后变为青绿色霉丛(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病果有强烈的发霉气味。 1 果实从心室开始腐烂,后向外扩展直至整个果顶。从外观察,初在果实萼洼周围出现褐色、稍浸润的斑点,几天就扩大为大的晕环,颜色不继加深,如遇上连续雨天,腐烂更快,有的在果顶病部还产生开裂腐烂。果实病部最后呈黑褐色或暗红色水渍状的湿腐斑块,严重时全果腐烂。受害果实极易脱落。 1 ?果实在贮藏期,果皮表面产生不规则的黑褐色斑块,重者连成大片,甚至蔓延到整个果面,而皮下果肉却正常、不变褐,基本不影响食用,仅影响外观和商品价值。α-法尼烯积累 1 主要危害根颈部,病根形成大小不等的癌瘤,初淡褐色,表面粗糙不平,柔软;后色变深,成为坚硬的木瘤,被害植株地上部分发育显著受到阻碍,植株矮小,叶片黄化。 1 [为害症状](1)根部:该病造成根颈皮层腐烂,如果烂皮围根颈一周,则全树死亡。该病的主要特点是在腐烂皮层

文档评论(0)

130****86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