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医疗护理查房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气管切开医疗护理查房;前 言;;气管切开是切开气管颈段前壁(甲状软骨上),插入特制的套管,从而解除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急救手术。多用于喉梗阻、昏迷、脑水肿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或经气管内插管无效的病人。;;1.呼吸调节功能 吸O2排CO2的通道,平滑肌收缩、 舒张,调节呼吸。阻力、压力变化。 2.清洁功能 粘液、纤毛协同作用 。 3.免疫功能 分泌IgA为主,IgG、IgM、IgE。 4.防御性咳嗽放射 迷走神经的传入神经末梢气管、支气 管对机械性刺激较敏感; 肺叶支气管以下的感受器对化学性刺激较敏感。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证有效通气。;;气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人工气道对病人的影响;;;;;; 7月25日 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模式压力控制PRVC;插胃 管尿管 7月26日 右侧腹股沟处置入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血红蛋白73g/l, 输入o型少白红悬4u 8月2日 感染性休克,白蛋白低,输入O型血浆600ml 8月3日 更换中心静脉导管置入于左侧,仍为感染性休克,白蛋白低,输入O型血浆600ml,患者出现发热38.5,P140 SO289%,尿量少,入超1000ml。于安乃近退热,西地兰强心,利尿剂应用 8月4日 血压白蛋白仍偏低,输入O型血浆600ml 8月5日 经皮行气管切开术,持续呼吸机辅助通气,夜间T38.5, 安乃近,冰袋应用 8月6日 间断发热,对症处理 8月8日 请外院呼吸科专家会诊调整用药 8月12日 要求转院,签字出院 ;实验室检查;项目;pH:7.35~7.45 7.35:酸中毒,7.45:碱中毒 Pa02:80~100mmHg。 60mmHg提示I型呼吸衰竭。 轻度缺氧:60~80mmHg 中度缺氧:40~60mmHg PaCO2 :35~45mmHg ↑通气不足:> 50mmHg提示Ⅱ型呼衰, >80mmHg提示肺性脑病 ↓通气过度:发热、哮喘、癔症;;;保持病房空气清新,温度适宜,空气湿度50%~60%;;呼吸机辅助通气,遵医嘱调整呼吸机模式 ;; 气切护理;1.翻身吸痰时暂停鼻饲泵 2.鼻饲前,确认胃管在位,通畅 3.鼻饲时,床头抬高30~45° 4.定期抽胃残留4h100ml暂停;1.观察早期DVT症状。触摸足背动脉、皮肤温度,观察皮肤颜色、肿胀情况,有无异常,被动牵拉足趾是否疼痛,测量双下肢髌上、髌下及踝上10cm处的周径,如两侧周径差大于0.5cm,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诊断。 ;护理评价(2017年8月12日);气管切开患者堵管拔管方法的循证;Heffner【1】认为拔管条件包括上呼吸道梗阻得以解除,气道分泌物得到控制,无需机械通气,咳嗽有力及不存在误吸。;;传统的拔管方法;;【1】Gao C ,Zhou L ,Wei C ,et al .The evaluation of physiologic decannulation readiness according to upper airway resistance measurement[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8,139(4):535-540. 【2】Hernandez G ,Ortiz R ,Pedrosa A ,et al .The indication of tracheotomy conditions the predictors of time to decannulation in critical patients [J].Med Intensiva ,2012,36(8):531-539. 【3】Stelfox HT ,Crimi C ,Berra L ,et al .Determinants of tracheostomy decannulation : an international survey [J] .Crit Care ,2008,12(1):26-39. 【4】Wasserzug O ,Adi N ,Cavel O ,et al .One‐stage decannulation procedure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oral and oropharyngeal oncological surgeries and prophylactic tracheotomy[J].Open Otorhinolaryngol J ,2010,4(1):73-76. 【5】Shrestha KK ,Mohindra S ,Mohindra S . How

文档评论(0)

130****86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