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卧位和安全的医疗护理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人卧位和安全的医疗护理;;学习目标;工作情景与任务;重点难点;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本章内容;第一节 临床常用卧位;;;; 1. 去枕仰卧位;【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去枕仰卧位以防头痛】 1)病人在脊髓腔穿刺或蛛网膜下腔麻醉后1~3天内会出现头痛。由于蛛网膜和硬脊膜被穿破,脑脊液从穿刺孔漏入硬脊膜外腔,受重力作用而出现外漏,脑脊液的漏失超过它的生成速度,导致脑脊液减少,颅内压下降,脑组织失去支撑而下沉,造成对脑膜、颅神经和血管的牵拉,而产生头痛。 2)病人采取去枕仰卧位,可减少脑脊液的外流而导致术后头痛的发生。一般蛛网膜下腔麻醉大约12h后,破损的蛛网膜可自行修复,病人可逐步抬高头部,但如果出现头痛则应继续去枕仰卧。 3)硬膜外麻醉由于硬脊膜和蛛网膜未被刺破,不会发生脑脊液外漏,但有些病人也会发生头痛,原因与麻醉阻滞范围内血管扩张,病人直立时引起相对血容量减少及心脏每搏输出量减少,造成头部供血不足有关。去枕仰卧位大约6h可有效地减少头痛的发生;抬高头胸部约10°~20°,有利于气道通畅,增加肺活量,改善缺氧 症状。;3.屈膝仰卧位;(二)侧卧位;侧卧位;(三)俯卧位; 操作方法 病人俯卧,头偏向 一侧两臂屈曲放于头的两侧 两腿伸直,胸下、髋部 及踝部各放一软枕。 ;适用范围:;半坐卧位(靠背架法) ; 术后早期采取正确的半坐卧位预防膈下脓肿 §从解剖学的角度,膈下有丰富的血液循环及淋巴网与腹腔脏器淋巴网吻合,因为膈肌的运动形成上腹腔的负压,有助于腹腔脏器淋巴液的回流,这是引起膈下感染的因素。 §如果病人仰卧位,膈下间隙处于人体腹膜腔的最低点,容易使渗出液积聚于此。一般术后病人由于长期卧床,腹腔脓液引流排出不彻底从而脓液积聚,易导致膈下脓肿。因此腹腔术后患者应早期采取半坐卧位,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以利脓液、血液及渗出液的吸收引流。 §不正确的半坐卧位,往往会使腹腔引流管放置不合理,引流不通畅,甚至出现逆行感染,引起膈下脓肿。 §例如:脾切除术后膈下脓肿是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如发现晚,治疗护理不及时,可引???脓肿破溃致弥漫性腹膜炎,或破溃入胸致脓胸,甚至败血症、脓毒性休克而危及生命,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及经济的损失。; (五)端坐位; (六)头低足高位;床头垫高15~30cm 或根据病情而定, 枕横立于床尾, 以防足部触及床尾 栏杆。如使用电动 床可调节整个床面 向床尾倾斜。; 安置方法:病人跪卧,两小腿平放于床上,稍分开,大腿和床面垂直,胸贴床面,腹部悬空,臀部抬起,头转向一侧,两臂屈肘,放于头的两侧;;课后小结;第二节 协助病人更换卧位;【目的】 1.协助不能自行翻身的病人变换姿势,增进舒适。 2.预防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肺炎等。 3.满足治疗、护理的需要,如背部皮肤护理、肌内注射等。 ;(一)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计划;(一)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实施;;;【目的】 协助滑向床尾而自己不能移动的病人移向床头,恢复安 全而舒适的卧位。 ;(二)协助病人移向床头法——计划;(二)协助病人移向床头——实施;;课后小结;第三节 保护具的种类及应用;一、保护具的种类;1;(二)使用方法;(3)木杆床档;(1)宽绷带约束:常用于固定手腕和踝部。; (2)肩部约束带:用于固定肩部,限制病 人坐起。;(3)膝部约束带: 用于固定膝部,限 制病人下肢活动。 ;尼龙搭扣约束带 ; 根据需保护的部位及损伤的大小选择 合适的支被架,使用时将支被架罩于 防止受压的部位,盖好盖被; (三)保护具应用注意事项;课后小结;思考题;2.小刘,28岁,过量饮酒导致酒精中毒,神志不清,躁动不安,静脉输液时用宽绷带限制其手腕活动。 请问: (1)使用宽绷带约束时应重点观察什么? (2)给病人采取约束措施时的注意事项。;Thank You!

文档评论(0)

130****86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