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之家
南京市仙林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cast工艺
【摘 要】 论述了南京市仙林污水处理厂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的工作原理,对该工艺的设计计算作了探讨,提出了设计方法,并提供了有关计算公式和操作时间分配。 【关键词】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 ;生物选择器;硝化反硝化;生物除磷 【中图分类号】 TU721.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727-5123(2010)03-047-03 Working principle designing and calculating of CAST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principle of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CAST)and discusses the designing and calculating memhodsabout this technology.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d the formulae and the time distributing about design cycle. 【Key words】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Biological selector;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Biological phosphorousremoval 南京仙林污水处理厂位于南京市栖霞街道戴家库村,一期处理规模按5万吨/天建设,厂内构筑物(除生化池外)和附属设施土建按10万吨/天规模设计施工。污水处理工艺采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工艺。一期主要收集仙林地区仙鹤片区污水一期规模5万m3/d,厂内构筑物和附属设施土建部分均按10万m3/d规模设计施工,生物池及配水井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生物池和配水井各一座;设备按5万m3/d规模安装。处理工艺采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简称CAST)是由美国Goronszy教授开发出来的,该工艺的核心为间歇式反应器,在此反应器中按曝气与不曝气交替运行,将生物反应过程与泥水分离过程集中在一个池子中完成,属于SBR工艺的一种变型。 该工艺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处理性能高,尤其是优异的脱氮除磷效果,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和各种工业废水的处理中。 1工作原理 CAST反应池分为生物选择区、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如图1所示,运行时按进水-曝气、沉淀、撇水、进水-闲置完成一个周期,CAST的成功运行可将废水中的含碳有机物和包括氮、磷的污染物去除,出水总氮浓度小于5mg/L。 1.1生物选择器设在池子首部,不设机械搅拌装置,反应条件在缺氧和厌氧之间变化。生物选择区有三个功能:a.絮体结构内底物的物理团聚与动力学和代谢选择同步进行;b.选择器被隔开,保证初始高絮体负荷,以及酶快速去除溶解底物;c.通过选择器的设计,还可以创造一个有利于磷释放的环境,这样促进聚磷菌的生长[1],区的设置严格遵循活性污泥种群组成动力学的有关规律,创造合适的微生物生长条件,从而选择出絮凝性细菌,当生物选择器处于缺氧环境时,回流污泥存在的少量硝酸盐氮(约为N3-N=20mg/L)可得到反硝化,反硝化量可达整个系统硝化量的20%[2]。当选择器处于厌氧环境时,磷得以有效地释放,为生物除磷做准备。 1.2预反应区为水力缓冲区,大小与高峰流量有关,若在非曝气阶段,不进水可将其省去[3]。 1.3主反应区在可变容积完全混合反应条件下运行,完成含碳有机物和包括氮、磷的污染物的去除。运行时通过控制溶解氧的浓度使其从0缓慢上升到2.5mg/L来保证硝化、反硝化以及磷吸收的同步进行[3]。 1.3.1硝化反硝化。同步反硝化意味着在不专门为硝酸盐的去除设混合装置或正常缺氧混合程序的条件下,硝化与反硝化同时在同一反应器发生[4],在系统中,氮去除机制与在微生物絮体内由于受扩散限制引起的溶解氧(DO)的浓度梯度有关,这样硝化菌存在于高溶解氧区或正氧化还原点位(OPR),相反反硝化菌在溶解氧降低区或负氧化还原点位(OPR)下活性十足[5]。工艺运行中控制供氧强度以及混合液溶解氧的浓度使其从0逐渐上升到2.5mg/L左右,这样使活性污泥絮体的外周保持一个好氧环境进行硝化,由于氧在活性污泥絮体内的传递受到限制,而具有较高浓度梯度的硝酸盐则能较好地渗透到絮体内部有效地进行反硝化。 1.3.2磷的去除。生物除磷是依靠聚磷菌的作用实现的,生物选择器不曝气这样反应环境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