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六节 景观空间格局 景观空间格局(landscape pattern)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景观格局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表现,同时又是包括干扰在内的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 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其组成部分所没有的特性。景观镶嵌格局在所有尺度上都存在,并且是由斑块-廊道-基质这一模式所构成的。 * (一)斑块、廊道和基质的构型 景观要素的分布格局似乎是无限的,Forman 和Godron将景观格局分为以下几类: 1.散布格局 2.网状格局 3.交错分布格局 4.棋盘格局 * a 散布的斑块景观 b 网状景观 c 交错分布景观(指状) d 棋盘式景观 * * 相关的重要概念 镶嵌度(patchiness):也就是斑块的密度,在识别景观的特定构型之前应该首先确定它。一般来讲,斑块面积较小的城郊景观比面积较大的草原景观具有更高的镶嵌度。 掩蔽点(聚集点) :在由多种斑块类型组成的镶嵌体中,一般会有3个或更多的景观要素类型相交于某一点,这些地方分布有多种资源,对野生动物也特别重要。 * 漏斗效应:除景观要素间的相应作用集中外,聚集点往往位于2个景观要素构成的半岛尖端,是动物迁移和其他物种穿越景观的关键点。 聚集线:景观要素间极为接近的线状廊道称为聚集线,如草原和农田间的防护林,人工针叶林和阔叶林之间的伐木道。 * (二)景观对比度(Contrast) 景观对比度指不同景观单元(邻近的)之间的相异程度。 若差异大且过渡带窄而清晰为高对比度,反之低对比度。 人为活动增加对比度。 * 1、低对比度结构: 低对比度的景观一定是自然形成的,甚至没有诸如明显的低湿凹地或河流廊道这样的自然景观要素。 基质是异质性的,这种异质性往往使基质和斑块之间区别不明显,如果一组相邻景观要素在整个景观中没有显著差异,则景观是均质的。 * 低对比度景观 * 2、高对比度景观: ①自然景观:自然机制可以形成高对比度结构,特别是在土壤条件对优势植物活动物种的分布起控制作用的地区。 ②人工景观:人们可以在大面积均匀基质内建造一个高对比度的景观。 * 高对比度景观 梯度变化 * (三)景观粒径 依景观要素的大小,景观可有粗粒(coarse grain)和细粒(fine grain)之分。粒径大小主要取决于整个景观的尺度。 例如: 1.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呈细粒状,每棵具环形裸土的树或灌木都是一个斑块。 2.斑块直径为数公里的摩洛哥阿特拉斯山呈粗粒状景观。 * (四)附加结构 异常景观特征:是在整个景观中只出现一次或几次的景观要素类型,例如景观中单一的城市或一条主要河流等。一般来说,这种异常景观是人类活动的中心或热点,物种流、能流和物流较集中的地方。 * 关于景观格局的总结: 景观格局是资源和物理环境空间分布差异的表现,是景观异质性的重要内涵,景观格局也是包括干扰在内的一切生态过程作用于景观的产物。景观格局控制着景观过程的速率和强度。景观格局具有强烈的尺度特征,没有尺度就谈不上格局。 * 第七节 生态交错带(ecotone) 不同景观斑块空间邻接会产生与斑块特征不同的边缘带,即生态交错带(ecotone)。交错带的特殊功能即是边缘效应(edge effect)。 * (一)边缘效应(edge effect) 1.边缘及边缘效应的概念 边缘是指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相交而形成的狭窄地区。在景观要素的在边缘地带由于环境条件不同,可以发现不同的物种组成和丰富度,即边缘效应。 边缘物种(edge species) :指仅仅或主要利用景观边界的物种。 内部物种(interior species):指远离景观边界的物种。 * * 2.边缘的类型: 固有边缘(inherent edge): 环境资源上的差异造成的边缘。 特点:过渡缓慢、连续性强、变化很小。 例如:森林和沼泽之间的边缘 诱导边缘(induced edge): 天然或人为干扰造成的边缘。 特点:过渡显著、存在时间短。 例如:森林与火烧迹地之间的边缘。 * 3.边缘宽度的影响因子: a 太阳角向赤道方向超过向极地方向的宽度 b 温带超过热带 c 主风向超过其他风向 d 斑块与本底垂直结构差异越大,边缘宽度差 异越大 * M1 Network connectivity and circultry: Network connectivity (i.e., the degree to which 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