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语言暴力╲〞的危害及对策.docVIP

谈教师╲〞语言暴力╲〞的危害及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教师“语言暴力”的危害及对策 ——校园和谐中的新动向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二中学(255100) 马登兴   在校园和谐建设全面实施的今天,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已不多见,而为之替代的“语言暴力”现象却有蔓延之势。最近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对近30所中小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8%的小学生,36%初中生和18%的高中生普遍遭受过教师的“语言暴力”,其中有51%的小学生,72%的初中生和39%的高中生认为教师的“语言暴力”对其造成了心理伤害。   所谓“语言暴力”也称“软暴力”就是指使用侮辱、诽谤、嘲笑、漫骂、歧视、贬损等不文明的语言导致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感受到痛苦和伤害,属精神损害范畴。教师常用的“语言暴力”有“你真是狗改不了吃屎”、“不学习就滚出去”、“你笨的像头猪”、“你是不是从精神病院跑出来的”、“这么旧的本子能当作业本吗?拿回去擦屁股吧。”“小小年纪不学好”、“穿的人样不行人事”……   “语言暴力”比“体罚”更能伤害学生,“体罚”只是让学生身体上出现短暂的痛苦,而“语言暴力”可能导致学生产生长久的精神痛苦。因为它不仅侮辱学生的人格、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师生产生对立面,影响教学效果,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心智失常,丧失生活的勇气,引发厌学、逃学、说谎、违法犯罪、自伤自杀等严重后果。2003年4月,重庆某中学一位汪姓教师当众斥责一名迟到的女学生“你学习不好,长的又不漂亮,连坐台也没有资格”,课后该女生不堪羞辱,留下一封遗书,从该校教学楼8楼纵身跳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语言暴力”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它具有一的隐蔽性。看不见、摸不着,学生遭受到“语言暴力”后很少能从别的渠道得到救助,俗话说“气死人不偿命”导致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常常肆无忌惮地挖苦学生、讽刺学生,学生受到得伤害也就更大。   教师“语言暴力”已严重影响校园师生和谐关系的发展,成为最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观念。受传统文化中“严师出高徒”“打是亲、骂是爱”等观念的影响,有些教师往往借口为了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们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个没有情感的机器,学生的成绩就是他们的产品。事实上学生也是有情感的人,师生之间应是对等的关系,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只有教师改变旧有的思想观念,从潜意识里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才能彻底改变教师的“语言暴力”。每个学生都是有自尊心的,教师应多用鼓励的语言来激励他们。“良言一句三冬暖”,有可能你不经意的一句话会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内在的潜能就会释放出来,能够成就孩子的一生。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三块糖”的故事,充分证明了“好孩子都是跨出来的”。   其次教师消除“语言暴力”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作到热爱学生。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接触的知识面较广,教师如果还向以前那样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对学生横加指责,动不动就使用“语言暴力”是不起到好效果的,“师徒如父子”教师如果从内心世界里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就不会使用“语言暴力”,英国著名科学家麦克劳德在上小学时偷偷把校长的狗杀死了,校长并没有对麦克劳德大发雷霆,出于热爱学生,校长只是让他画两张狗的解剖图,就这样使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后来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作用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第三要构建校园文明和谐环境。要使教师不使用“语言暴力”学生也有责任提高自身素质,学会尊重教师,目前学生中有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受到父母、祖父母的溺爱,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一遇到挫折就受不了,同时受到社会上不良习性的影响,很容易作出一些过激的事情。如有些学生给教师起绰号、上课捣乱、背后修理教师等等。学校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约束学生的语言行为,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倡导文明用语,在校园里处处显示出文明、和谐之风,在学生中形成尊重教师、不讲脏话。自然也就远离了教师的“语言暴力”。   第四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目前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社会、学校、家长对教师提出了苛刻要求,使教师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当心理压力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可能出现抑郁、烦躁、敌对、对教学失去热情,自觉不自觉地用语言来伤害学生,来释放自己的不满情绪。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抽样检测,发现有52.7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张障碍”,16.56%教师属于“中度心理张障碍”,2.09%教师构成心理疾病。只有教师的心理健康良好,才能保证学生不会受到教师的“语言暴力”。   第五要健全法规来规范教师的文明用语。只有在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教师不得使用“语言暴力”,以及使用后的处罚措施,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生不再受到教师的“语言暴力”。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