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发展简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尤其是浙江,不仅有省级茶文化研究会,各地市甚至某些区、乡镇也建立了茶文化组织。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也先后建立了相应的茶文化团体。国内的一些大专院校,不少也建立了茶文化社团。这些茶文化社团的建立,为弘扬茶文化、普及茶文化知识、开展国内外茶文化交流、推动茶文化事业的发展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5.茶馆业蓬勃兴起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文化休闲气息浓郁的现代茶馆,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开办。全国十几万家现代茶馆的出现,己成为现代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已成为休闲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城市将这些茶馆业的发展纳入了建设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多种形式的城乡茶馆充分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6.茶文化历史文物、古迹 不断被发现与保护 近三十年来,各地调查发现、挖掘出土的有关茶的文物、古迹不断有报道。如云南的古茶树、茶马古道、 贵州的茶子化石、陕西法门寺的唐代宫廷御用金银茶具、浙江长兴顾渚山的唐代贡茶院遗址、福建建瓯的宋代“北苑贡茶”摩崖石刻、 河北宣化古墓中挖掘出辽代古茶具和煮茶、奉茶、饮茶壁画、 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挖掘出土了六千年前人工种植的古茶树根、 福建武夷山的宋代斗茶遗址—“竞台”、浙江磐安发现了宋代茶叶交易古茶场、 明代泡茶法,虽比唐人煎茶、宋人点茶要简化便捷不少,不必再炙茶、碾茶、罗茶等,但要泡好茶仍有许多讲究。仅以许次纾《茶疏》所述,撮泡法的步骤是火候、选具、荡涤、烹点、饮啜。 明清时期,由于散叶茶的大量发展,名优茶的大量增加,饮茶技艺也随之发展成多样化。其中最显著的发展是改“点茶”为“泡茶”,以壶泡、杯泡和盖碗泡为主。小壶小杯品饮乌龙茶的工夫茶法,绿茶与花茶的盖碗茶法,还有藏族酥油茶、维吾尔族奶茶等少数民族多种多样的饮茶习俗,形成了中华民族饮茶习俗多元化的特征。 仿清茶艺表演 绿茶盖碗冲泡 花茶盖碗冲泡 乌龙茶紫砂壶冲泡 红茶壶泡法 湖南擂茶 白族三道茶 拉祜族烤茶 藏族酥油茶 明清时期由于饮茶相当普及,全国各地各式各样的茶馆林立。尤其是北京、南京、上海、成都、杭州、广州等大都市,上茶馆饮茶消遣的风气十分浓厚。 旧时上海湖心亭茶馆 清末民初北京茶馆 清代茶馆 清末民初茶馆 3.茶书、茶诗、茶画众多 明清时熟知茶事的文人著有茶书60余部。明清时茶诗也不少, 众多诗人之中还有清代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曾数次下江南,4次到过龙井茶产地,观看采茶制茶,品尝龙井茶,每次都作诗一首,并封龙井茶为御茶,至今在杭州龙井村狮峰山下尚保存有乾隆皇帝所封的“十八颗御茶”。 清乾隆皇帝 乾隆诗:观采茶作歌 明·丁云鹏:煮茶图 明·文征明 《品茶图》 明·王问:煮茶图 明·文征明:惠山茶会图 明·陈洪授:停琴品茗图 清代乾隆皇帝封的杭州龙井十八棵御茶 五、现 代茶文化 ---茶文化由复兴走向鼎盛时期 民国之初,政府决定取消贡茶制度。 民国时期,以吴觉农为代表的一批有志之士,在民族危难之时,仍致力于茶产业的振兴与发展。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在茶文化方面仍有一切论述与文艺作品。但在整体战乱的情况下,茶文化的发展处于低潮,发展是局部性的。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致力于茶叶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茶文化开始快速振兴与发展。近3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广大茶人和爱茶人的推动下,中国茶文化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国内很快兴起了“茶文化热”。茶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了迅速的发展,现简要介绍如下。 1.各种形式的茶文化活动广泛开展 1983年浙江“茶叶与健康、文化学术研讨会”以后,茶文化发展开始起步,1985年杭州“茶人之家”成立后,经常举办茶会;1988年4月在杭州举办了“西湖龙井茶叶节”;1989年5月首次邀请台湾茶艺文化访问团来杭进行茶艺交流; 1989年10月在北京举办了“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展示了大量中国茶的历史文化图片和名优茶产品,吸引了33个国家和地区的茶文化人士参加。 1991年4月由国家旅游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杭州举办了“杭州国际茶文化节”,同时举行茶文化展示、研讨与表演,内容丰富。 此后,各地纷纷仿效,举办形式多样的茶叶节和茶文化节。比如,上海自1994年以来,每年举办一届国际茶文化节,此后,河南、福建、云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广东、贵州、山东、辽宁、河北、新疆、北京、天津、重庆等地都纷纷举办各种形式的茶文化活动。 包括开茶节、茶文化节、茶博览会、万人品茶会、斗茶比赛、茶艺大赛、茶诗茶歌大赛、茶书画展示、炒茶比赛、名茶评比等等。通过这些茶文化活动,既普及弘扬了茶文化,也展示了各地的名优茶,促进了茶叶消费,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十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