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②③⑤的步骤中,都使用到同一仪器 ;它在步骤②和⑤中的操作方法相同,但目的不同,在步骤②中的目的是 ,在步骤⑤中的目的是 。? (3)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是 ;步骤⑤中进行的“某一操作”是 ,?目的是 。? 解析: (2)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过程中都要用到玻璃棒,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起到加速溶解的作用;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及晶体溅出。 (3)粗盐中含有的杂质是CaCl2,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就可除去,然后进行过滤,除去难溶物CaCO3,再加适量的盐酸,除去多余的Na2CO3,即得到NaCl溶液,蒸发得到纯的NaCl固体。 答案: (2)玻璃棒 加速溶解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及晶体溅出 (3)Na2CO3溶液 逐滴滴入稀盐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除去过量碳酸钠(或提纯食盐) (4)步骤⑥中你认为需要称量的固体是固体A还是固体B? ,你不选择另一种固体的理由是 ? 。 解析: (4)由于在步骤③中加入过量的Na2CO3,多余的Na2CO3又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所以固体B中含有的NaCl比原来含有的NaCl多。 答案: (4)固体A 蒸发所得的氯化钠中,有一部分是过量的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得到的 【跟踪训练】 1.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 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5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可以是( ) A.⑤②④③①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①④②⑤③ C 解析: 2.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 解析:若加入Na2CO3溶液或Na2SO4溶液时,溶液中引入的Na+无法除去,A、C错;若加入过量的K2SO4,则过量的在最后加HNO3时无法除去,B错;加入过量K2CO3时,除去溶液中杂质Ba2+,而过量的 能与HNO3反应生成CO2气体而冒出,D正确。 点击进入课时训练 化学 化学 化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 化学实验安全 过滤和蒸发 新课导入 导入一: 2014年4月16日14时左右,在广东省清远英德市百段石路段处,一辆满载10多吨浓硫酸的槽罐车与一辆客车发生车祸,造成约10吨浓硫酸泄漏。当地政府部门与石灰厂联系,调运数吨熟石灰中和浓硫酸,尽可能地降低危险程度。空罐槽罐车、大型吊车陆陆续续地到达现场,当晚9时30分左右,在消防官兵水枪掩护下,罐内的大部分硫酸被成功转移,环保部门对剩余硫酸继续作中和处理。浓硫酸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这些化学品怎样使用才安全呢?我们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教师参考 导入二: (1)H2、CO等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为什么要验纯? (以防爆炸,发生危险) (2)如何将液体与固态物质分离,又如何从溶液中获得溶质呢? (用过滤法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可以从溶液中获得溶质) 在实验室里应遵守实验室规则,了解实验安全措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实验室”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吧!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自主学习 读教材·学基础 【课标要求】 1.了解有关化学实验安全常识。 2.掌握过滤和蒸发两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3.掌握 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知识衔接 1.在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CO的通入符合“早出晚归”,其中“早出”的目的是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在加热时CO与O2混合爆炸。 2.水的净化过程:原水 沉淀 过滤 吸附 消毒 自来水 知识梳理 一、化学实验安全(阅读教材P4,学习下列内容)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1)危险化学药品的存放 ①易燃、易爆试剂应密封保存、远离电源和火源。 ②剧毒药品应单独专柜保存。 (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