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课改模式.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课改模式“样本”调查:从凯洛夫到杜郎口   太阳照常升起,变化每天发生。转眼间,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步入第11个年头。   走在课改路上的中国教育,正以从未有过的变革的勇气,挑战着曾被人奉为金科玉律的各色“经典”,这支队伍里,活跃着许多闪亮的身影,洋思、东庐、杜郎口是其中的“代表”。这里,我们无意对“典型们”做出一番比对和评价。因为,课改原本就是一个“长江后浪推前浪”,不断继承,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和发展的过程。   本期“调查”,我们力求站在客观、公正、科学的立场上,旨在通过锁定“模式”,以“课”论“改”,试图展示课改的基本历程,厘清课改发展的脉络,从而给力中国教育。   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相信这是很多初登讲台的教师都会碰到的类似问题。10年前,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确定:找“凯洛夫”去!   这位苏联著名教育家提出的“五步教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教师,因而成为我国教育界倍加推崇的通用模式。   何谓“五步教学法”?按照教科书定义,即控制课堂教学的五个主要步骤: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相信这五个步骤对于“60后”“70后”乃至“80后”一定不会太过于陌生。“从小,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课堂上成长起来的”,在记者的调查中,这样的回答比比皆是。课难道不应该这样上吗?如果不检查复习,不巩固新课,不布置作业,还是合格的“课堂”吗?   事实是,固有的课堂模式正在不断被突破。创新,一直是教育发展不竭的动力和永恒的主题。尤其是最近10年,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育这座花园里,正盛开出各色模式的花朵,它们百花齐放、争奇斗妍。历数近10年来的模式,比较知名的有“成功教育”教学模式、主体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导学型”教学模式、“双主”教学模式,还有曾引起广泛反响的“尝试教学模式”、“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八字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等等。   从最初的唯一选择——“五步教学法”,到现在的乱花渐欲迷人眼,层出不穷的模式不仅教师迷惑了,校长迷惑了,就是一些教育专家也迷惑了。“模式”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词汇,于是,中国教育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有些人提起模式喜不自胜,觉得是中国教育改革的福音,有的人则对其厌恶无比。   “捧杀”和“棒杀”,都不是面对事物的应有态度。仔细分析和梳理模式演变的历程,我们会发现,模式正验证着中国教育几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最初的开始:五步教学法   “为什么会有‘五步教学法’?”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解释说,这种教学模式是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和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   “夸美纽斯首先提出班级授课制,把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变为一个教师同时对几十个学生进行施教的群体教学。赫尔巴特将课堂教学划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都是强调了教师的‘讲’。此后,凯洛夫将其形成为一套完整的体系,教师的‘讲’得到进一步的发扬。”   毫无疑问,这种模式对中国后世教育教学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加上中国自古就有尊重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推崇学习的传统,因而“凯洛夫”旋风之劲可想而知。   “不可否认,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模式让教师领悟和掌握了课堂讲授教学的步骤、门道和技巧,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因此得到了提升。”余文森说。   但缺陷和弊端也显而易见。在“五步教学法”中,我们明显看到,其过分注重和强调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作为学习知识的主体,“学生”在这里几乎是看不到的。   伴随而来的是千篇一律的“教师课堂”。以语文教学为例,在“五步教学法”的指导下,语文课无非是作者生平、背景介绍、记忆生字词、段落分析与归纳段意、中心思想、写作特色。“再好的文章,经语文老师一讲,马上就被肢解成一堆的知识,哪里有语文之美!”现实是,这样的课堂在中国不在少数。   “五步教学法”还适合教学的要求吗?从怀疑走向行动,一些学校和教师正尝试着改变。   江苏省特级教师邱学华,他的“尝试教学法”是把教学分成7步进行: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尝试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特别强调“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提倡学生要能尝试,多尝试。   比较著名的还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卢仲衡教授,他创造出“启、读、练、知、结”的“自学辅导模式”。就是主张“先学后教”,让教师在开始上课和即将下课时,面向班集体进行“启”与“结”,两个环节约占15分钟左右;中间30分钟都属于学生,由他们来自主完成阅读、练习、反馈的学习过程。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也在这个时期提出了“六步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在魏书生看来,这六步程序,可以依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理解的难易程度形成若干“变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