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用心理学 ChineseJournalof
2016年第22卷第2期,127-136 AppliedPsychology
2016.Vol.22.No.2,127-136
筷子使用中的工效学评估及关节运动模型
杨 婷 钟雅祯 刘沫含 唐日新
(南京大学心理学系,南京 210023)
摘 要 筷子是中国人最常用的餐具之一,但是工效学方面的评估并不
多。文章通过两个实验对日常使用的筷子进行工效学分析。实验一考察
握筷姿势与握筷位置的关系,发现钳子手较剪刀手握筷位置更靠后。实验
二通过问卷、绩效以及运动学数据对筷子使用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不同
握筷姿势各有优劣,并且对用筷过程中肩、肘和腕等关节进行运动学和舒
适性分析,由此建立手臂关节运动的模型。
关键词 剪刀手 钳子手 筷子 运动分析
中图分类号:B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020(2016)-02-0127-10
量表也不统一(Chan,1999;Lee&Chen,
1 引 言 2008),结果也存在不一致。近些年来,越
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使用筷子,但是使用
在中国乃至亚洲,筷子作为最基础、便 时存在许多困难。对筷子工效学特性进行
捷和广泛使用的餐具,成为人们饮食生活 深入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技术进步,筷 早期筷子工效学的研究从筷子的外观
子的制作工艺更加精进,人们对于筷子的 入手。Hsu和Wu(1991)关注了筷子的长
要求也越来越高。何种筷子适合人们的日 度,认为最适宜成年人使用的筷子长度是
常使用,成为工效学研究面临的问题。尽 24厘米。Wu(1995)和Chan(1999)进一步
管基于餐具的西方研究起步很早,但由于 发现,筷子柄直径、尖端直径和尖端角度对
文化传统等差异,西方学者一般只研究刀 筷子使用的效果影响很大。研究者们还对
叉等餐具的工效学问题(Cochran&Riley, 筷子的使用姿势进行了分析。筷子作为手
1986a,b;Donati&Patel,1999)。而筷子同 的延伸使得筷子使用技能成为一个具有东
样是使用人数众多且非常简单的工具,但 方文化特色的、典型的精细动作技能,传统
是长期以来对筷子的研究较少,并且指标 的筷子操作需要良好的神经控制和手指的
主要集中在绩效和主观评价方面,使用的 精细运动功能,尤其是包括拇指、食指和中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通信作者:唐日新,男,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trxtrx518@nju.edu.cn。
128 应用心理学·2016年第22卷第2期
指(Sandra,Donna,&Jenna,2002;Eyler& 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钳子手,如图1;另一
Markee,1954)。林磊,董奇,孙燕青和Claes 种是剪刀手,如图2。当然,每种方式在手
(2001)将用筷模式分为八种,但是许多模 指操作上可能有差异(Chen,1998;Lee&
式成人并不常用。目前多数研究将握筷方 Chen,2008;Yoo&Yoo,2012)。
图1 钳子手 图2 剪刀手
基于效率、习惯和美感的评价标准,研 不同的握筷位置可能导致筷子使用的
究者认为钳子手是优于剪刀手的握筷方式 运动学特性不同,而以往研究采用的评价
(Hsu&Wu,1991;Chen,1998)。Ho和Wu 指标比较简单。实际上,使用筷子是各个
(2006)发现,使用尖端刻槽的竹筷夹取食 关节活动配合的结果,因此仅仅测量使用
物时,钳子手握筷有更好的效果。他们进 时的准确性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