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司及并购法律评述
20 19 年8 月
简析车联网应用下个人隐私保护难点与对策
作者: 潘永建 | 邓梓珊
交通出行领域正在发生一场革命, 主角便是车联网(或
称为“网联汽车”, “Connected Vehicles ”或“Internet
of Vehicles ”) 。车联网的概念源于物联网, 即车辆物联
网, 是以行驶中的车辆为信息感知对象, 借助新一代
信息通信技术, 实现车与 X( 即车与车、人、路、服务
平台)之间的网络连接, 提升车辆整体的智能驾驶水平,
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智能、高效的驾驶感受与交
通服务, 同时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提升社会交通服务
1
的智能化水平。除个体汽车智能驾驶之外, 包括Uber
和滴滴出行在内的国内外出行服务公司均在积极考虑
2
自动驾驶的商业化, 即提供无人驾驶汽车出行服务 。
For more Llinks publications, please
contact:
数据是车联网技术应用的核心。不论是车联网的哪一
Roy Guo: +86 21 3135 8756 个应用环节, 都必须依托“数据/信息”这个核心要素。
Publication@
数据在车联网中传输, 方能实现车辆与车联网服务平
如您需要了解我们的出版物,
请与下列人员联系: 台之间的“车-云通信”, 车辆之间的“车-车通信”, 车
辆与路基设施之间的“车-路通信”, 车辆与移动智能
郭建良: +86 21 3135 8756
Publication@ 终端之间的“车-人通信”, 以及智能网联汽车内部设
施与应用之间的车内通信。如果数据的收集、传输、
通力律师事务所
1
简析车联网应用下个人隐私保护难点与对策
分析处理和反馈出现了中断, 则前述任一环节都有可能无法正常展开。另外, 车联网所构建的网络架构中
数据呈双向甚至是多向的流动状态。例如, 数据可能从车辆端流向某服务供应商, 服务供应商向车辆端反
馈特定的信息内容, 上下游服务供应商之间、相关人员的移动智能终端与服务供应商之间也会发生点对点
或链条式的数据流动。总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