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创造手法鉴赏渔洋十二法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创造手法鉴赏 《渔洋十二法》(上) 古诗创作手法鉴赏 《渔洋十二法》(上) 辽宁舰 根据一些同学的提议,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王渔阳的“绝句十二法”的手法。 王士祯(1634—1711),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原名王士禛,雍正皇帝继位后,为避“胤禛”讳,称为王士正。到乾隆三十九年,乾隆皇帝下诏改为王士祯。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 1624年,明朝灭亡时,他年仅十岁,没有太多的历史宿帐和感情包袱。而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又必须把个人的前途和新的清王朝联系在一起。所以他的感情很复杂:他的历代祖先在明朝都是高官,既有对明王朝的怀念;而因为清朝对他的栽培和重用,又有对清王朝的报效之心。这两种感情,在他的诗中交集反映出来。 王士祯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家庭。他五岁入家塾读书。六七岁的时候读《诗经》,顺治十五年(1658),王士祯22岁中进士,后升迁至刑部尚书的高位,文名渐著。 顺治十六年选为扬州推官,其诗受到诗坛盟主钱谦益的称赞,并希望他代已而起,主持风雅。钱谦益去世后,王士祯真成为一代正宗。 。 王士祯是清初诗坛上“神韵说”的倡导者。后人所辑《带经堂诗话》,反映了他的论诗主张。王士祯论诗以“神韵”为宗,而其渊源则本于司空图和严羽。他鼓吹“妙悟”、“兴趣”,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诗的最高境界。强调淡远的意境和含蓄的语言。最能体现王士祯“神韵说”理论,并且写得好的是他的七言绝句。 《渔洋绝句十二法》原名《七绝12种作法》,源自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徐晋如《大学诗词写作教程》第八章。 在这一章,徐晋如写道:“大抵七言绝句章法只在一、二句正说,三、四句转折,并不像律诗一样有明显的起承转合。短短四句,要做到婉曲回环,就往往以第三句为主,而以第四句承接之。亦有以第三句为辅翼,第四句转折者。绝句要诗绝意不绝,渔洋的处理方式就是结句大都宕开一笔,仅就情景加以渲染勾勒,绝不直接说出主题,而把联想的空间留给读者。即所谓神韵之法。” 【渔洋绝法一】: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 《访纪伯紫隐居》 【清】王士祯 闲踏春泥著屐来, 烟波百曲孝侯台。 柴门径僻少人迹, 门外野棠花乱开。 【注释】: 清顺治十八年(1661)春,王渔洋赴江宁(南京),访友浏览,即事賦诗,著有《白门集》。这期间结交了不少布衣朋友,其中也有明代遗民纪映钟。这首诗就是写拜访纪映钟的。描述了纪映钟住处的清幽僻静。诗外之意是赞扬纪映钟的清高。 纪伯紫:纪映钟(1609~1681)明末清初诗人。字伯紫,又作伯子、蘖子,号戆叟,自称钟山逸老,江南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崇祯朝诸生,崇祯时,曾主金陵复社事。明亡后,弃诸生,躬耕养母。 阉党遗孽马士英、阮大铖擅权南京弘光小朝廷,纪映钟发动复社同志进行回击。由陈贞慧、吴应箕、顾杲等草《留都防乱揭》揭发马士英、阮大铖作为魏忠贤“阉党”祸乱朝政的卑鄙无耻的丑恶嘴脸。 后弃去,入天台山为僧,复舍去。晚客于龚鼎孳处十年。龚死后南归,移家仪真,卒于斯。著有《戆叟诗钞》四卷。 闲:悠闲。闲踏,信步。 著:穿着。 屐:木制拖鞋。今音读(jī)木屐,古入声十一陌部,读(jì ),音同记。 曲:弯曲,此处作缭绕解。 孝侯台:周处台(又称孝侯台)。1700多年前,江苏出了传奇人物,名叫周处。宜兴人将他与南山之虎、长桥之蛟合称为“三害”。为了给乡亲们除害,周处杀虎斩蛟,悔过自新,成了东吴时期的一代名相。后人为了纪念他,在他出任东观左丞时读过书的地方建了一座“周处读书台”(也叫孝侯台)。 南京明城墙武定门段曾发现一处遗址,明城墙研究权威杨国庆认为该遗址应该是东吴时建的,就是孝侯台。 僻:偏僻。 野棠:野海棠。 乱:此处指野海棠花开得很烂漫。 【译文】: 穿木屐踏春泥信步而來, 烟波曲折掩映周孝侯台。 柴门路径偏僻很少人迹, 门外的野棠花恣意乱開。 我们来看看王渔阳是怎样写这首诗的: 【手法】: 一、全诗脉络: 先看绿箭头: 首句以“闲”“来”间接扣题“访”,表明来访的心情; 次句以“烟波”承首句的“春”; 第三句以“僻”接“孝侯台”,孝侯台建在金陵明城墙武定门段,说明“纪伯紫隐居”在城外,能看见“烟波百曲孝侯台”,必为城外远处回望,所以偏僻。 第四句以“门外”接“柴门”,以“花”接“人迹”,是访者正常心理:来访首先关注的是主人在不在家,当然先看门;然后再看到门外的海棠花。 再看红箭头: 全诗句句不离“隐居”: 首句的“泥”、次句的“孝侯台”、第三句的“少人迹”,第四句的“花乱开”,无不说明纪伯紫的居所在远离城市的偏僻之处,而且是少有人来的。 全诗只写

文档评论(0)

celkhn02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