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烃源岩特征 2 油气成因 (3)烃源岩的地化特征 有机质的数量(丰度)、类型及其所经历的热演化史(成熟度) 1)有机质的丰度 ☆ 常用指标 有机碳含量(TOC)、 氯仿沥青“A”、 总烃(HC)、岩石热解生烃潜量(S1+S2) * ★ 烃源岩特征 2 油气成因 (3)烃源岩的地化特征 1)有机质丰度 有机碳含量(TOC)是指岩石中所有有机质含有的碳元素的总和占岩石总重量的百分比 有机质含量=有机碳含量×K,K为转换系数 * ★ 烃源岩特征 2 油气成因 (3)烃源岩的地化特征 1)有机质丰度 泥岩平均:1.14%(Gehmen,1962);1.2%(Hunt,1961) 碳酸盐岩:0.24%(Gehmen,1962);0.17%(Hunt,1961) * ★ 烃源岩特征 2 油气成因 (3)烃源岩的地化特征 2)有机质类型 ☆ 光学分类 腐泥组、壳质组、镜质组、惰质组 ☆ 化学分类 I、II1、II2、III ☆ 岩石热解参数 HI=S2/TOC、OI=S3/TOC 游离烃(S1)、热解烃(S2)、 CO2(S3)、最大热解峰温(Tmax) * ★ 烃源岩特征 2 油气成因 (3)烃源岩的地化特征 3)有机质成熟度 指盆地中烃源岩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 主要研究方法 ☆ 干酪根的组成特征 ☆ 可溶抽提物的化学组成 ☆ TTI法 ☆ 岩石热解等 * ★ 烃源岩特征 2 油气成因 (3)烃源岩的地化特征 3)有机质成熟度 ◇ 利用干酪根组成特征 ① 镜质体反射率(Ro) * 2 油气成因 (3)烃源岩的地化特征 3)有机质成熟度 ★ 烃源岩特征 ◇ 利用孢粉颜色和热变指数(TAI) * A 正烷烃分布曲线 2 油气成因 (3)烃源岩的地化特征 3)有机质成熟度 ★ 烃源岩特征 ◇ 正烷烃分布特征和奇偶优势比 * B 正烷烃奇偶优势比 2 油气成因 (3)烃源岩的地化特征 3)有机质成熟度 ★ 烃源岩特征 ◇ 正烷烃分布特征和奇偶优势比 B1 碳优势指数(CPI) B2 奇偶优势比(OEP) 用正烷烃色谱图主峰碳数及其前后各二个组分,按下式计算 * B 正烷烃奇偶优势比 2 油气成因 (3)烃源岩的地化特征 3)有机质成熟度 ★ 烃源岩特征 ◇ 正烷烃分布特征和奇偶优势比 ※ 随有机质成熟度增加,OEP降低,CPI降低并趋向1 ※ 近、现代沉积,未成熟烃源岩,正烷烃奇碳优势明 显:OEP1.2,CPI5.5-2.4 ※ 随沉积物年龄和深度增加,脂肪酸偶碳优势和正烷烃 奇碳优势减弱 ※ 成熟烃源岩:OEP1.2、CPI1.2 * 2 油气成因 ★ 了解油气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说及各自证据 ★ 掌握以下概念:沉积有机质、干酪根、氯仿沥青“A”、未熟-低熟油、煤成油、生物化学气、油型气、煤型气、无机成因气、烃源岩、有机碳含量(TOC) ★ 理解并掌握影响有机质丰度的因素 ★ 理解并掌握干酪根的光学和化学分类 ★ 理解并掌握有机质成烃演化模式 ★ 掌握烃源岩的岩性特征 ★ 了解有利于烃源岩发育的地质条件 ★ 理解并掌握烃源岩评价的主要地球化学指标 * The End 与你共勉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 ◇ 随深度的增加,干酪根的数量减少,氯仿沥青“A”的族组分烃类、非烃+沥青质含量显著增加。 ◇ 干酪根数量的减少和沥青数量增加的互补性和成因上的联系性。 杜阿拉盆地洛格巴巴岩系可溶 有机质随深度的变化(P.Albrecht,1976) ☆ 沥青的组成和演化 ★ 油气生成的原始物质 2 油气成因 * ★ 有机质成烃的影响因素 细菌:原始沉积有机质的氧化和消化 温度:阿伦尼乌斯方程:K=A· e-E/RT 时间: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 化学动力学一级方程:-dCA/dt=KCA K=1/t · lnC0/C 催化剂:粘土矿物 其它:放射性元素、压力 2 油气成因 * 生物有机质随沉积物沉积后,随埋深加大,地温不断升高,在还原条件下,有机质逐步向油气转化。 由于在不同深度范围内,各种理化条件显示不同的作用效果,致使有机质的转化反应性质及主要产物都有明显区别,表现出有机质向油气的转化具明显的阶段性。 ★ 有机质成烃演化模式 2 油气成因 * ★ 有机质成烃演化模式 2 油气成因 (1)根据油气生成机理和产物类型划分 生物化学生气阶段 热催化生油气阶段 热裂解生湿气阶段 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2)根据有机质成熟度划分 成熟度:在温度的作用下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 镜质体反射率(Ro):镜质体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高质量数据集 质量评测规范》.pdf VIP
- DLT 5210.1-2021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全套表格最新.docx
- 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比武竞赛理论备赛试题库(浓缩500题).docx VIP
- 邮轮上的客舱服务天津海运职业刘艳课件.pptx
- 基于战略视角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pptx VIP
- 06SG517-1 轻型屋面三角形钢屋架(圆钢管、方钢管)建筑工程 图集 .docx VIP
- 53. 运动中的音乐选择.docx VIP
- 第7课 走近我们的老师 第2课时(教学课件)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ppt
- 中国工会十八大报告学习问答100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应知应会100题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