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思考题: 容器为刚性绝热,抽去隔板, 重又平衡,过程性质。 逐个抽去隔板,又如何? * 一、功(work)的定义和可逆过程的功 1.功的力学定义 2.功的热力学定义:通过边界传递的能量,其全部 效果可表现为举起重物。 3.可逆过程功的计算 ▲功是过程量 ▲功可以用p-v图上过程线 与v轴包围的面积表示 1-6 功和热量 * 系统对外作功为“+” 外界对系统作功为“-” 5.功和功率的单位: 附: 4.功的符号约定: 6.体积变化功:膨胀功和压缩功都是通过工质体积的变化而与外界交换的功。 * 7.讨论 有用功(useful work)概念 其中: W—膨胀功(compression/expansion work); Wl—摩擦耗功; Wr_排斥大气功。 pb f 若 则有 * 二、广义功(generalized work)简介 弹性力功 表面张力功 电极化功及磁化功等 * 三、热量(heat) 1.定义:仅仅由于温差而 通过边界传递的能量。 2.符号约定:系统吸热“+”; 放热“-” 3.单位: 4.计算式及状态参数图 热量是过程量 (T-s图上)表示 * 四、热量与功的异同: 1.均为通过边界传递的能量; 3.功传递由压力差推动,比体积变化是作功标志; 热量传递由温差推动,比熵变化是传热的标志; 4.功是物系间通过宏观运动发生相互作用传递的能量,在做功过程中往往伴随能量形态的转化; 热是物系间通过紊乱的微粒运动发生相互作用而传递的能量,在传热过程中不出现能量形态的转化。 功 2.均为过程量; 热是无条件的; 热 功是有条件、限度的。 * 1-7 热力循环 一、定义: 工质在经过若干过程之后,重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这样一系列过程的综合,叫热力循环,简称循环。 二、可逆循环与不可逆循环(reversible cycle and irreversible cycle ) * 三、动力循环(正向循环)(power cycle; direct cycle ) 输出净功; 在p-v图及T-s图上顺时针进行; 膨胀线在压缩线上方;吸热线在放热线上方。 * 四、逆向循环(reverse cycle) ▲制冷循环(refrigeration cycle) ▲热泵循环(heat-pump cycle) 一般地讲:输入净功; 在状态参数图逆时针运行; 吸热小于放热。 * 动力循环: 热效率(thermal efficiency) 逆向循环: 制冷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for the refrigeration cycle) 供暖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for the heat-pump cycle) 五、循环经济性指标: 下一章 * 本章小结 熟练掌握热力系概念(闭口、开口、绝热、孤立系和简单可压缩系)及其分析方法; 掌握状态参数特性,绝对压力、表压力、大气压力和真空度间的换算关系,过程功和热量的计算。 深刻理解平衡过程、准平衡过程、可逆过程的概念。 知识回顾Knowledge Review * * * 三、纯物质的状态方程 (pure substance state equation) 状态方程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ideal-gas equation; Clapeyron’s equation) Rg —气体常数 (gas constant) R—通用气体常数 (universal(molargas constant ) 摩尔质量 * 2.实际气体(real gas; imperfect gas)的状态方程 范德瓦尔方程 (a,b为物性常数) R-K方程 (a,b为物性常数) * BWR方程 维里型方程 * 四、 状态参数坐标图(parametric coordinates) 一简单可压缩系只有两个独立参数,所以可用平面坐标上一点确定其状态,反之任一状态可在平面坐标上找到对应点,如: p v 1 p1 v1 T s 2 T2 s2 p T 3 p3 T3 O O O * 1 工质状态的连续变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