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 ;第一章 诱发电位概论;感觉诱发电位记录技术原理 ;运动诱发电位 ;诱发电位的分类 ;按神经发生源与记录电极分类
(1)近场电位(Near-field potentials) 记录电极靠近脑诱发电位的神经发生源时(成年人距离大约3.5cm),记录到的脑诱发电位。
(2)远场电位(Far-field potentials) 电极于脑诱发电位发生源之间的距离超过3.5cm时,记录到的脑诱发电位。;按刺激率分类(注意与听觉刺激时刺激频率的区别)
1 .瞬态诱发电位(Transient evoked potential)
由于叠加技术需要连续多次进行刺激,在应用低频率(1-10Hz)刺激时,若刺激的间隔时间足够长,并能保证每个脑诱发电位的波形能完全呈现,这种诱发电位称为瞬态诱发电位。瞬态诱发电位是临床相关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脑诱发电位类型。
2.稳态诱发电位(steady-state evoked potenial)
若刺激率过高,刺激的间隔时间短于诱发电位的时??,第一个刺激诱发的反应将会与第二个刺激诱发的反应相互干扰。这时,瞬态诱发电位所具有的一连串正极与负极的波形成分就被节律性正弦样波所取代,这种诱发电位称为稳态诱发电位。稳态诱发电位波峰节律的频率和刺激的频率相同,故又称为频率跟随反应,主要反映感觉器官频率跟随适应性和频率编码特性。 ;10Hz刺激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瞬态诱发电位);40Hz-AERP(稳态诱发电位);按诱发电位起源分类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远场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远场电位:颈髓电位N13);按潜伏期分类;常用标记法和基本参数:潜伏期、波幅;诱发电位基本导联;诱发电位与脑电图的异同;第二章;第一节 体感诱发电位的传导通路;三叉神经系统基本感觉通路 ;第二节 体感诱发电位一、基本原理(上肢);上肢SEP成分与神经发生源;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中央前和中央后区SEP成分;亚洲人上肢神经腕部刺激SEP正常参考值;中国人上肢SEP绝对潜伏期正常参考值;基本技术原理(下肢);下肢SEP成分与神经发生源;中国人下肢SEP绝对潜伏期和峰间潜伏期正常参考值;体感诱发电位临床应用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SEP表现;臂丛病变
(1)节后性损伤上肢神经SEP表现;(2)节前性损伤上肢神经SEP表现;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 :
(1)颈肋——尺神经SCV减慢,SEP的N9-N13波IPL延长 。正中神经不受累。可伴锁骨下动脉体征。
(2)斜角肌综合征——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受累,斜角肌EMG阳性。
神经根病变:
(1)颈椎神经根——神经旁路传导作用,SEP阳性率低下。
(2)腰骶神经根——皮节SEP。第一趾跖趾关节内侧(S1皮节)、第五跖趾关节内侧(L5皮节),Cz-Fz导联的P40延迟。;颈椎病患者右正中神经SEP波形;不同节段腰椎神经根病变SEP表现;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多发性硬化脊髓MRI显示,颈2、3水平和胸2、3水平均显示高信号(脱髓鞘);同一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上、下肢SEP表现,上肢SEP各波潜伏期和CSCT属正常范围,但下肢P40波潜伏期和CSCT(右40.95ms,左41.00ms)显著延长
;多发性硬化上肢和下肢SEP异常率比较(潘映辐,1999);多发硬化深感觉障碍与SEP异常率的比较(潘映辐,1999);多发性硬化SEP异常的分侧性(潘映辐,1999);2.脑干病变;男性,32岁。眩晕、走路不稳8年,查体见短颈,水平眼震,左下肢力弱,Romberg氏征阳性,双侧Babinski征阳性,X线示枕大孔区畸形,手术见双侧扁桃体下疝,右侧达第二颈椎体上缘,左至第一颈椎体下缘,延髓受压,IV脑室下疝至枕大孔,诊为Arnold-Chiari综合征(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SEP的P14波缺失(S1为左侧肩峰)
;3.丘脑病变;临床分组与SEP异常类型(部位)的关系(黄华品,1995);单纯右侧肢体运动障碍,左侧单灶性内囊梗塞SEP,左中央前P22-N30消失(黄华品,1995)。 ;单纯左侧偏身感觉障碍,右侧单灶性内囊梗塞SEP,左顶成份N20-P25消失(黄华品,1995) 。;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右侧单灶性内囊梗塞,右顶、中央前成份均消失(黄华品,1995) 。;丘脑出血右上肢完全性瘫痪(A)与不完全性瘫痪(B)的SEP表现;丘脑出血的分型和出血最与SEP的关系(王文静,1994);丘脑出血意识、深感觉及预后与SEP的关系(王文静,1994);丘脑出血36小时,床旁检测17小时后死亡;ABR显示中脑病变;SEP完全消失;4.大脑半球病变;皮层反射性肌阵挛是局限性或部分性癫痫的一部分,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