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 北 北 方 学 院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自评报告
2004 .6.
(一)课程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中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好中医各科打好基础。因此中医各个专业都把《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一门主干课程。《中医基础理论》目前是我院中医系中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专业本科、中西医结合高职的必修考试课。同时也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医学高职必修考试课——《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课程开设时间及授课对象
《中医基础理论》最早开设于1961年,面向中医学专业学生授课。恢复高考制度以后,1979年成立中医基础教研室,从此《中医基础理论》成为中基教研室的核心课程,授课对象为中医系中医专业专科学生、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1983年招收本科专业以后,本课程开始面向中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授课。1993年招收中西医结合专科以来,本课程开始面向中西医专科生授课。2003年招收中西医临床专业本科以后,又开始面向此专业学生授课。到目前为止,本课程已同时面向五个本、专科学生授课。
中基教研室除了担任《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外,同时还担任《中医诊断学》、《内经选读》、《中国医学史》、《中国哲学基础》、《医古文》、《中医学》等7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其中,担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内经选读》、《中国医学史》、《中医学》的教师均交叉授课。担任《医古文》课程的教师同时也担任《中医基础理论》拓展教材——《中国哲学基础》的授课任务,并主持、参与其他拓展教材的编写。
2、各专业开设本门课程的学时数(见表1)
表1 中医基础理论授课各专业学时数
专业名称
课程性质
学时数
中医学专业(本科)
中西医临床(本科)
中西医结合(高职)
临床医学(本科)
临床医学(高职)
必修考试课
必修考试课
必修考试课
必修考试课
必修考试课
96
80
128
30
45
3、师资队伍配备情况
本课程自开设以来,先后有多位中医学专业的专家、学者任教。近四年来,直接从事本课程授课的教学人员有8位(包括交叉授课),从事本课程拓展课程授课的教学人员1位。其中本课程负责人王陶冶,1981年毕业于张家口医专中医学专业,1985年考取山东中医学院研究生,1988年毕业并获得医学硕士学位。另外有3名教师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4名教师毕业于张家口医学院中医系。1名教师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目前,在以上9名教学人员中,有博士生1名(在读),硕士研究生5名(其中1名在读),研究生进修班结业3名。本课程授课教师总体上学历高,知识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是一支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担任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人员
姓名
职称
学历(位)及专业
学院工作年限
王陶冶
田翠时
季增荣
张淑萍
张秀琴
刘之民
孙洪生
杨 洁
陈桂敏
讲师
副教授
讲师
副教授
助教
讲师
主治医
助教
副教授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医学专业学士,研究生进修班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
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进修班
中医内科学专业在读博士
中医学专业学士,在读研究生进修班
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1989~
1988~
1986~
1992~
2002~
1985~
1984~
2001~
1988~
4、教材使用与教材建设
本课程自开课以来,所使用的教材均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基础理论》统编教材。1977年恢复高考后,使用的是第三版,1981年开始使用第四版,1985年开始使用第五版,1996年开始使用规划教材至今。1999年中西医结合高职使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学基础》,一直沿用至今。
本课程所使用的参考书目有:古代医籍部分——《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内经释义》、《难经释义》、《注解伤寒论》(张仲景撰,成无已注)、《金匮要略方论》(张仲景撰)、《诸病源候论》(巢元方撰)、《小儿药证直诀》(钱乙撰)、《医学启源》(张元素撰)、《丹溪心法》(朱震亨撰)、《类经》、《类经图翼》(张介宾撰)、《医宗金鉴》(吴谦等撰)。中国古代哲学部分——《尚书》、《周易》、《管子》、《吕氏春秋》、《春秋繁露》(董仲舒著)、《白虎通德论》、《五行大义》(萧衍著)、《太极图说》(周敦颐著)、《皇极经世书》(邵雍著)。现代中医基础研究部分——《中医病理研究》(匡调元著)、《中医治则研究》(姜春华、沈自尹著)、《中医学方法论研究》(祝世讷著)、《中医基础理论英语教材》等(以上参考书,均由本教研室教师自购)。中医基础教研室教师编写或参编的教材有:在读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福建省突发化学中毒卫生应急预案.doc VIP
- (最新)执业兽医师聘用协议合同书5篇.docx
- 盘扣式落地式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新版.docx VIP
- 2025年中国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pptx VIP
- 二次函数复习课公开课二次函数复习课公开课.ppt VIP
-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风电场)(建标〔2011〕209号).pdf VIP
- DB3301_T0329.1—2020_社会救助家庭家境调查规范第1部分:工作程序_杭州市 .docx VIP
- 建筑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pptx
-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总复习:说明文阅读(附答案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