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变育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中常用的名词 基因型和表现型 野生型和突变型 抗性突变型 营养缺陷型 突变概率 第二节 诱变剂的类型及其使用 (3)γ射线:波长小于10-3 nm,核内电离辐射,能量高,穿透力强(cm)。 最常用的物理诱变剂,60%诱变育成品种是利用γ 射线 防护:水泥墙体、铅板、金属离子溶液、水体等 辐射源:60Co:由非放射性金属钴在中子反应堆中形成;半衰期5.3年 137Cs:铀裂变产生,半衰期30年,能量是60Co 的一半 处理方式:外照射 慢照射:低剂量长时间(几天至整个生育期)的照射 急照射:高剂量短时间内完成; 粒子辐射 (4)?射线:放射性同位素 32P、35S、14C、131I 穿透力远小于r 射线(mm)、但电离密度大 内照射:同位素溶液浸泡、注射处理,常用32P(半衰期短) α射线:氦的原子核。穿透力更弱,电离密度更大。 对有机体内产生严重的损伤,诱发染色体断裂的能力很强。 中子:外照射 (5)航天育种: 利用太空微重力、高能粒子、高真空、缺氧和交变磁场等综合物理诱变因子进行诱变和选择育种研究。 我国于1987年开始进行航天搭载育种,由此育成了大田作物、蔬菜和花卉作物、微生物新品种。 特点:诱变作用强、变异幅度大、微突变类型多和有益变异多等优点, 因此对于产量和品质等经济性状改良作用大。 2、影响辐射效果的因素 原则:目标性状突变率大;诱变当代(M1)死亡率低 微生物诱变剂敏感性 一、酶合成的调节 根据酶合成的方式,细胞内的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组成酶,它们的合成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它们的合成速度是恒定的,且总是存在于细胞内。另一类是诱导酶,受环境条件影响,只有当环境中存在某一类营养物时,细胞才合成能分解这类营养物的酶。 以酶的合成系统为基础的酶量调节,包括底物对酶合成系统的诱导作用和产物对酶合成系统的阻遏作用。 酶生成的诱导 如某些细菌只有生长在含淀粉的培养基中才能产生淀粉酶。 诱导酶只有在诱导剂存在时才生成,当除去诱导剂后,酶的合成便停止了。 由于酶诱导生成的调节,使得微生物只有在需要时才合成某种酶,不需要时便不合成,这对微生物新陈代谢是十分经济有利的。 酶生成的阻遏 1.终产物阻遏:这种现象在氨基酸、维生素和核苷酸等合成途径中普遍存在。 2.分解代谢物阻遏 如:1942年研究大肠杆菌对各种不同混合碳源的利用时发现,当葡萄糖存在时,细菌不利用其他糖。葡萄糖效应是由葡萄糖的某种分解代谢物引起的,这种代谢物阻遏了能够产生该物质的酶的生成。 参与乳糖分解的一个基因群,由乳糖系统的阻遏物和操纵基因受负的控制,而同时又同步地受支配。1961年雅各布(F.Jacob)和莫诺德(J.Monod)根据该系统的研究而提出了著名的操纵子学说。关于大肠杆菌的乳糖系统操纵子,β-半乳糖苷酶,半乳糖苷渗透酶,半乳糖苷转酰酶的结构基因以LacZ(z), Lac Y(y),Lac A(a)的顺序分别排列在染色体上,与z相邻,与y相对的一侧有操纵基因Lac O(o),更前面有启动基因Lac P(p),操纵子(乳糖操纵子)就是这样构成的。决定乳酸系统阻遏物结构的调节基因Lac I(i)处于和p相邻的位置上。 以代谢途径和酶分子结构为基础的酶活调节,包括底物对酶的激活和终产物对酶的反馈抑制。 直线式代谢途径 反馈抑制 同功酶调节 分支代谢途径 合作反馈抑制 协同反馈抑制 累加反馈抑制 顺序反馈抑制 (3)筛选去磷酸盐调节突变株?磷酸盐对许多抗生素的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筛选去磷酸盐调节突变株对于生产抗生素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要提高抗生素的产量,既要使产生菌生长到一定的量,又要使产生菌产生较多的抗生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