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介绍长城的作文
篇一:长城(thegreatwall)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 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 的象征。因长度逾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 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 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 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为了防 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 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大都加固增修。长城东起辽宁丹东虎 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长城的 总长度为千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千米,壕堑和天然形 成长度为千米。
长城的地形
“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 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把它肯定下来,司马迁把它写入《史 记》之中。以后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 行的。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 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 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 开”的效果。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择在“四顾要之 处”。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关、 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 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收“易守难攻”之 效。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 山墙的,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 长城了。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 天然屏障,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长城,作为一项伟大的 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XX年06月25日,长城作为春秋至明时期古建筑,被 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篇二:长城的防御工程体系
在冷兵器时代,长城防御体系的军事作用是卓有成效 的。秦时,“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 敢南下而牧马。”(《新书?过秦》)汉武帝时,“建塞徼、起 亭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汉 书?匈奴传》)
“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的赵武灵王 正是以“变俗胡服,习骑射”而着称于世的政治家(《史 记?匈奴列传》)。事实上,秦皇汉武,包括明初,无不是 在主动出击、军事上取得压倒优势时修建长城的。这说明, 修筑长城既是一种积极防御,又是积蓄力量、继续进取的 谋略。
修筑长城,是针对西北边地实情所采取的积极措施, 是化被动为主动,因为对于北方的游牧部落,“大兴师征之, 则遁逃伏慝,不可得而诛也;师还则寇钞又起;留卒戍守, 则劳费不资,故惟有筑长城以防之。” “然则长城之筑,所 以省戍役,防寇钞,休兵而息民者也。”(吕思勉《中国民 族史》第三章)
而且要强调的是,长城的防御作用不是表现在一般人 以为的“不被攻陷”;其真正的用处在于一一入侵者或许能 集中力量偶尔攻破一两个关口、闯入内地,但只要整段长 城还驻守有强劲的军队,入侵者就始终面临被阻击、伏击 而无法回家的危险;尤其是,长城扼住了燕山和太行山北 支各个交通要道,游牧民族的骑兵纵然破关而入,但只能 对内地实施骚扰,而他们的后勤根本无法通过关口输送进 来,故而无法在内地立足、从而动摇中华帝国的根基。癣 疥之疾再重,也侵入不到膏肓,这是长城存在的根本意义。
篇三:长城的别名
两千多年来,中国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 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
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
堑、长堑、城堑、墙堑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
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
塞、塞垣、塞围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 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关口要隘,二是表示长城。
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这些称谓在史书中很常 见。
壕堑、界壕壕堑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而界壕则是 金代长城的专用词。
边墙、边垣将长城称之为“边”,主要是明朝。中国古 代,多将中原各地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之为“边地”, 明代则将在这一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之为“边墙”或“边垣”。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由黄海海滨一路延伸至亚洲内陆沙 漠的庞大石造建筑物,大约有1 800年的历史。城墙大约有 25英尺高,12英尺厚,在中国的陆地上绵延将近1500英 里长。万里长城的建造目的是为了增加北方蛮族南下劫掠 后逃亡的困难度,藉此抑制他们的侵略。当然长城本身相 当庞大,但是它的目的并不是要隔绝北方的侵略者,因为 要维护这样一个防御型建筑的成本实在太过高昂了。 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篇四:八达岭长城
中国的长城作为坚固的军事防御功能,已经永远失去
了它的历史作用,但作为伟大的建筑永远屹立在中华大 地。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的象征。1987年,长城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专家学者称为“世界上最长的防 御性城墙”。
今天我们登上了长城,在中国的旅游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