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文言文复习备考浅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道隐无名 24.“道”的本质普通人是无法简单直接体会到的;“道”的本质与他显现的形态差异是较大;“道”是幽隐不显,不可以形体求现。 备考建议 1.明确文化经典阅读题的题型。 2.总结解题技巧。 3.诸子思想概要备考资料。 4.精编练习,强化训练。 5.练习可以选用有经典名句的语段。 《读本》第三册 《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社) 默写 2011—2015 《论语》4次 11-14 《楚辞渔父》1 《赤壁赋》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 《师说》1 《蜀道难》2 12 15 《声声慢》2 12 15 《滕王阁序》1 《登高》1 《六国论》1 《劝学》1 《秋声赋》1 《琵琶行》1 《逍遥游》1 《阿房宫赋》1 谢谢大家! 年份 作品名、作家名 形象 语言 2004年 菩萨蛮(李白) 游子思妇 练字 2005年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西风、荷 无 2006年 [正官]叨叨令(无名氏) 流水、白云 无 2007年 乌衣巷(刘禹锡)人月圆(吴激) 燕子 语言特色 2008年 日暮倚杖水边(王寂) 屈原、白居易 无 年份 作品名、作家名 形象 体语言 2009年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王旭) 梅花、雪 无 2010年 定林(王安石) 无 无 2011年 蝶恋花?出塞(纳兰性德) “深山”“夕阳”“秋雨 名词并列 2012年 芭蕉、海棠 芭蕉、海棠 无 2013年 秦中吟 豪贵、冻死囚 无 2014年 溪行逢雨·三峡吟 猿声 “昏”“繁”“那堪” 2015年 木兰花慢 (元)张伯淳 赠弹琵琶者 音乐形象 无 出题特点:每年都有变化,似乎刻意在避免重复。 题材内容: 山水诗、田园诗、送别诗//怀古诗//羁旅思乡诗//咏物诗,是考查的密点。 闺怨宫怨诗、咏史诗、哲理诗是冷门,要防止爆冷门,亦应有所顾及。 关注边塞诗中歌颂民族团结、向往和平的诗歌应 关注表现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忧患意识、青少年雄心壮志主题 注意人物形象的考查 1.注意修辞手法:拟人(3次)、比喻(2次)、设问(情-景)。关注未考的夸张、借代、反问。 2.修辞之外的各种手法: (1)抒情手法:直抒胸臆(1次)、借景抒情(5次)、托物言志(1次,咏物诗3次);借典抒情(1次)。 即事抒情、借古讽今未考 (2)其他:对比(3次)、议论说理(2次) 裁剪诗句、、意象罗列(列锦)、想象联想、衬托、起兴、铺垫、渲染、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各1次。 注意只考过1次的各种手法 注意动静结合、声音色彩、人物描写等诗歌常用手法的考察 (3)篇章结构(4年) 注意开头结尾的赏析 过渡句(转)从未考过 注意整体结构的把握 (4)语言:练字(2次)名词并列(1次)、语言特色(1次) 关注活用、倒装等独特的言语形式 训练对诗歌意象的敏感 日夕 夕阳 斜阳 再读《诗经》四十二首 清·许瑶光 鸡栖于桀下牛羊, 饥渴萦怀对夕阳。 已启唐人闺怨句, 最难消遣是昏黄。 多种含义:菊花 鹧鸪鸟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芳草:指香草。亦比喻美德。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鹧鸪鸟: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西楼小楼:闺怨之情;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例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语出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璧),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风之旗,树灵鼍(tuó,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

文档评论(0)

dianxin12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