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岁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 诗人简介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 朗读古诗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学问:读书学习。 始:才。 诗句理解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句理解 终:到底、毕竟。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 古诗解说 诗句赏析 诗的前两句,作者讲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只有少年时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他从古人做学问入手,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清新,如沐春风。 诗的后两句,作者谈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他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 诗句赏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古诗小结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观 书 有 感 朱熹,字元晦(1130~1200),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宋高宗建炎四年朱熹生于尤溪县。14岁时父病逝,寄居崇安五夫。19岁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 ◆[诗人简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 ◆[齐读古诗] 《观书有感》是南宋时期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作品,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全诗在写法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了出来,很有特色。 ◆[古诗简介] 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诗歌大意] 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如许:如此、这样。 为:因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歌大意]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将书比作半亩方塘。书是长方形的,所以说“半亩方塘”。“一鉴开”,以镜子作比,形容方塘极其清澈。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写清澈方塘中倒映的美好景致。“天光”“云影”,比喻书中的内容。 ◆[诗句赏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诗句赏析]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 《观书有感》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中不仅写了池塘的美丽景色,还通过看到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池塘中的水才会如此清澈这一现象,联想到了“人的心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开阔,更加敏锐”这一深刻的道理。 ◆[古诗鉴赏] 这首诗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古诗小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