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理解孔子的仁爱观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梳理理解孔子的仁爱观; 高考《论语》复习之 梳理理解孔子的仁爱观;例1.(2012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 23.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 24.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23.参考答案:(1)贵人贱马 (2)人马并重 24.答案示例: 我认为后一种句读更符合孔子的仁爱观。孔子“仁义”思想就是对万物都怀有怜爱、关怀之心。此理解表现出儒家仁爱同情,博爱生命的思想品格,在关心人的同时不忘记马的生命,契合仁的精神内核。(27位);2012高考语文阅卷情况通报分析 “阅卷发现学生对后一种句读的理解判断错误率相当高,认为第二种句读法好,更能体现出孔子情怀之类的,这其实并不符合孔子的原意。” ; 一.问: 孔子仁爱的对象是什么?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爱众”的表现: 1.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2.“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3.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4.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一.问: 孔子仁爱的对象是什么? ;孔子的“仁”,其基本精神就是“爱人”,孔子的相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不同于佛家的博爱,众生平等)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因为“仁”,所以孔子在修身上主张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因为“仁”,所以孔子在交友上主张 “周而不比”“以友辅仁”; 因为“仁”,所以孔子在教育上主张 “有教无类”; 因为“仁”,所以孔子在从政上主张 “为政以德”; 因为“仁”,所以孔子在哲学上虽主张中庸,但强调 “义之与比”;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问:孔子的“矜而不争”与“当仁”而“不让”,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试作分析。 ;例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问:孔子一方面说“子为政,焉用杀”,另一方面却说“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 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 ——《墨子·兼爱》 ; 二.问: 孔子仁爱有无条件?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论语·雍也》 “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 ——《孟子·万章下》;;;; 二.问: 孔子仁爱有无条件? ; 孔子的“仁”,其基本精神就是“爱人”,孔子的相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不同于佛家的博爱,众生平等) 但这种“仁”是以亲亲尊尊为基础的有差等的爱。(不同于墨子取消等级差别的“兼爱”); 三.问: 孔子仁爱的目的是什么? ;; 三.问: 孔子仁爱的目的是什么? ; 孔子的“仁”,其基本精神就是“爱人”

文档评论(0)

130****86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