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3.14《苏轼词二首》测试(1)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VIP

高考语文 3.14《苏轼词二首》测试(1)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 用心 爱心 专心 苏轼词二首 一、课内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苏轼的词和苏辙的散文(节选),完成(1)—(2)题。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 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黄州快哉亭记 苏 辙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1)苏轼苏辙兄弟都与张偓佺(即张怀民,字梦得)是朋友,以上两篇作品是他们同写黄州快哉亭的姊妹篇,都表现了人物共同的精神世界。试结合作品内容简析。 (2)从虚实手法角度简要分析苏轼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的写景特点。 参考答案:(1)从苏轼词“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等句和苏辙文“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不以谪为患”“而自放山水之间”“将何适而非快”等句可知张偓佺(怀民)的精神世界:不管身处何等境遇,只要心中坦然,胸中有浩然正气(气节、节操),泰然处之,不求名利,到哪里都能无限快乐。 (2)卷帘远望所见美景,都是以快哉亭为立足点所见,从正面直接描写,属于实写。“长记”以下五句是以回忆平山堂之胜景来类比快哉亭美景,是侧面烘托快哉亭,属于虚写。虚实结合,使诗歌描写手法富于变化,避免了单调,也拓展了诗歌思维空间,丰富了内容。 2.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3)题。 定风波 苏 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能表达本词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头斜照却相迎”中的“相迎”运用了修辞手法,请你分析其表达效果。 (3)词的末尾写道:“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独特感悟和性格? 参考答案:(1)一蓑烟雨任平生 (2)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相迎”一词,表现出诗人经过风雨之后,感受到夕阳斜照给他带来的雨后清新的喜悦(大意相同即可。) (3)感悟:自然界如此,人生的旅程何尝不是如此!一切政治风雨都会过去,经过了阵风骤雨的洗礼,得到的常常是轻松与平静。性格:表现出诗人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及其超脱的人生观(大意相同即可。) 二、课外诗歌鉴赏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问题。 浣溪沙 苏 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①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注:①子规:杜鹃鸟。②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同意。兰芽溪水,沙路无泥,萧萧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作者来到一个远离尘世、洁净如洗的地方。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通过富含哲理的这一句,全诗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对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进行赏析。 一落索 朱敦儒 一夜雨声连晓,青灯相照。旧时情绪此时心,花不见,人空老。 可惜春光闲了,阴多晴少。江南江北水连云,问何处,寻芳草。 参考答案:作者以阴晴喻心情的好坏,侧面道出世事的艰难,表达了作者春夜难眠,忆昔伤今的思想情绪。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本词是苏轼经历乌台诗案,被释放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寓居定慧院所作。 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恨”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恨”的内容是封建社会文字冤狱对人才的摧残。同意。本词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幽人”“孤鸿”这些特定景物,正是由“恨”而生,由于含恨,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徘徊心境。(本词以鸿写人,整首词用一个“恨”字统领,意境深邃,主旨鲜明。)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界 河 (希腊)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 命令很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f198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