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程点的高程注记应着重选取: 测量控制点和注有山名的高程点;独立山岭;著名山峰;分水岭上的顶峰和山隘;图幅最高点;岛屿最高点;平原地带分水岭;盆地、低洼地带的最低点;大河交叉处;大湖岸边等; * * 高程注记的数量选取: 一般每4mm2内选取1个; 地形复杂而破碎的地区应多选些; 地物和方位物较少的地区,以及等高线不能充分显示地貌形态的平原、丘陵地区应多选些 * * 等高线高程注记的选取数量,通常每100cm2内选1~3个; 注记字头朝向高处,尽可能避免配置在北坡,造成字头倒置; 不要选注在谷地、山脊等高线的急骤转弯处,应选择较平缓的斜坡地段。 * * 六、实施地貌符号的方法与步骤 分析地貌形态特征 勾绘地性线 编绘对地貌有控制意义的等高线 编绘其他等高线 * * * * 西北大学 城市与资源学系 GIS教研室 刘学军 西北大学 城市与资源学系 GIS教研室 刘学军 西北大学 城市与资源学系 GIS教研室 刘学军 西北大学 城市与资源学系 GIS教研室 刘学军 地图学原理课程设计 * * 主要内容 一、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基本特点 二、化简地貌形态的基本方法 三、谷地的选取 四、山头的选取与合并 五、地貌符号和高程注记的选取 六、实施地貌综合的方法与步骤 一、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基本特点 等高线是能够反映地貌特征的近似高程点的连线; 不同的等高线图形,能够相对的显示地貌的基本形态 图上等高线的疏密与地貌坡度相适应 等高线的实质是对起伏连续的地表作“分级”表示 * * * * 等高线可以反映地貌形态的基本变化 * * 化简等高线时应注意: 保持等高线位置的相对准确性; 善于识别各种地貌基本形态的等高线图形特征; 注意以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地面坡度的正确对比; 注意各条等高线之间的有机联系 * * 二、化简地貌形态的基本方法 (一)“扩正压负”方法 (二)“扩负压正”方法 * * (一)“扩正压负”方法 即扩大正向,压缩负向。 基本法是删除谷地,合并山脊,使山体轮廓完整。 删除谷地时,等高线是沿着山脊的外缘越过小谷地,使谷地“合并”在山脊之中。 * * (一)“扩正压负”方法 * * (二)“扩负压正”方法 即删除小山脊,扩大谷地。删除小山脊时,等高线是沿着谷地的源头“穿入”小山脊之中而把它“删除”。 * * (二)“扩负压正”方法 * * 三、谷地的选取 (一)谷地选取的数量指标 (二)谷地选取的质量指标 * * (一)谷地选取的数量指标 谷地选取的数量指标 谷间距:相邻谷底线之间的距离,2~5mm 基本斜坡数量:地貌结构线围成的斜坡 谷地选取比例 用开方根公式计算谷地选取数量 * * 基本斜坡数量 * * 谷地选取比例 * * 用开方根公式计算谷地选取数量 按地面水平切割程度(稀、中、密),将谷地的重要性划分为重要、一般和次要三个等级,取不同的x值,只要已知Na,即可按下式算出Nb: * * (二)谷地选取的质量指标 要正确实施谷地的选取,除了规定选取的数量指标外,还要研究选取谷地的质量指标,也就是根据谷地在表达地貌中的重要性确定选取哪些谷地。 * * * * * * * * 四、山头的选取与合并 山头的取舍和合并视山头所处位置及表示山头的等高线数量而定。 标志山体最高的山顶必须选取,当它的面积很小时,要夸大到必要的程度。 优先选取山体结构方向上的山顶 反映山顶的密度 * * 五、地貌符号和高程注记的选取 (一)地貌符号的选取 (二)地貌符号的转化 (三)高程注记的选取 * * (一)地貌符号的选取 点状地貌符号的选取 线状地貌符号的选取 面状地貌符号的选取 * * 点状地貌符号的选取 点状地貌符号又称独立微地形符号,属于定位符号,如溶斗、孤峰、火山口、山洞等。图上表示时着眼于目标、方位及障碍作用的大小进行选取,并显示其分布密度。 * * 线状地貌符号的选取 线状地貌符号是指符号的一边或符号的中轴为线性,又称剧变地形符号,如冲沟、干河、陡石山、崩崖、陡崖、岸垄、冰裂隙等。 描绘这些符号时必须注意与等高线的密切配合处理图形关系。 * * 面状地貌符号选取 面状地貌符号又称区域微地形符号,如沙硕地、戈壁滩、石块地、盐碱地、龟裂地、平沙地、冰碛、冰塔等。 选取地貌符号时,可按分界尺度选取,也可按其军事意义选取,还可按其景观特征选取。 * * (二)地貌符号的转换 随比例尺的缩小,原来以等高线表示的地貌,可转换成地貌符号: 溶蚀洼地改为溶斗符号; 陡壁冲沟谷地改为双线冲沟符号,如果比例尺进一步缩小改为单线冲沟符号;大型沙山、沙丘转换为沙地符号; 风蚀残丘改为“小水滴”符号,最后变为“小蝌蚪”符号; 陡崖由依比例尺表示向不依比例尺转换 * * (三)高程注记的选取 高程注记包括: 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