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目 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引言 ……………………………………………………………………………………………1
正文
凝神冥思,穷观极照——王维与刘禹锡诗禅语比较……………………………………1
二、拈花微笑,梵我合一——王维与刘禹锡诗禅趣比较……………………………………3
(一)王之“空而寂灭”与刘之“空而高远”……………………………………………3
(二)王之“物我合一”与刘之“心在净中”……………………………………………4
三、一灯除暗,当下了知——王维与刘禹锡诗禅理比较……………………………………6
(一)王之“色空”观与刘之“心论”观…………………………………………………6
(二)王之“聚散无常”与刘之“境由心生”……………………………………………8
结语 ……………………………………………………………………………………………10
注释 ……………………………………………………………………………………………10
参考文献 ………………………………………………………………………………………11
英文摘要 ………………………………………………………………………………………12
王维与刘禹锡诗歌禅意比较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号 学生:? 指导老师:
【内容摘要】 从王刘二人诗歌中的禅语、禅趣、禅理三方面比较,发现:王诗多用“安禅”、“毒龙”、“飞鸟”、“空”等禅语,刘诗多出现“法”、“有住”等禅语;王维因“无我”、“无常”而“空”,故诗歌有着“梵我如一”的禅趣,其“空”终于寂灭,而刘禹锡强调“净心”,因“我”在禅中,物我两思,心净方能“心安”,故诗歌常有“心在净中”的禅思;王维诗歌中“空”、“寂”的境界,正是禅宗“色空”思想的显现,“色即是空”,故而悟出万物“聚散无常”的禅理;而刘禹锡的“夫悟不因人,在心而已”是禅宗“心论”思想的精髓所在,诗歌悟有我之禅,源于“境由心生”。
【关键词】 王维;刘禹锡;诗歌;禅意
引言:
唐朝是我国文坛上诗歌的繁盛时期,受佛教兴盛带动而繁荣的禅诗,是唐代诗歌兼容并蓄并继续发展的一个表现。关于盛唐诗人王维与中唐诗人刘禹锡的研究专著很多,但从来没有人将二人诗歌的禅意放在一起比较。本文试图从二人诗歌中的禅语、禅趣、禅理三方面对他们的诗歌禅意进行比较研究。
一、凝神冥思,穷观极照——王维与刘禹锡诗禅语比较
同为唐朝的士大夫,禅宗影响着二人诗歌的创作艺术,两人受到佛教经典的影响,和自身的不同思索,决定了两人常用的禅语不同。
在王维的诗中多出现“安禅”、“毒龙”、“飞鸟”、“空”等禅语。如《投道一师兰若宿》中:“鸟来远语法,客去更安禅。”[1]还有著名的《过香积寺》中有:“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2]其中“安禅”是佛家语,指佛徒安静地打坐,眼观鼻,鼻观心,身心安然入于静思凝虑万念俱寂之境。“毒龙”典出《涅槃经》卷二十九:“但我住处,有一毒龙,其性暴急,恐相危害。”“毒龙”可比喻人心中的一切世俗杂念和妄想,如佛经所言的贪、嗔、痴三种人的根本烦恼。又如《华子冈》中云:“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3]其中“飞鸟” 是许多佛经中均可见的一个譬喻。诸如《增一阿含经》中有:“如鸟飞空,无有挂碍”。《涅槃经》:“如鸟飞空,迹不可寻。”《华严经》:“诸法寂灭,如鸟飞空,无有迹”,《法句经》卷上《罗汉品》云:“如空中鸟,远逝无碍。”以上一类型假飞鸟而说法的譬喻文字,宗旨都在强调佛教徒依法修习三昧妙用无边,能于诸法处无有挂碍而得大自在。所以王维在描写自然美的清空澄淡的画面中,经常体现着一个佛教居士对周围世界的观照和静虑。
再如《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4]其中“空病空”语出《 维摩诘经》:“得是平等,无有余病。惟有空病,空病亦空”。佛教说万法皆空,修行者既以“空”破诸烦恼,如不舍“空”,则“空”复为累,是谓空病。犹如以药治病,病已痊愈,如不舍药,则反为累。又如“山河天眼里”亦有出处,《法苑珠林》中说:“昔佛在世时,诸弟子中阿那律天眼第一,能见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微细,无幽不睹。”《翻译名义》:“天眼有两种,一从报得,二从修得。” 诗中山河在天眼里,天眼能看到人眼看不到处,巨细不遗,谓佛法无边。再有“世界法身中”,《大乘义章》卷十八云:“言法身者,解有二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即宇宙万物之本体,佛之金刚真身),名为法身;二、从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即修行至于功德圆满,成就常住不坏之身),名为法身。”此处指前一义,谓世界一切事物现象都是法身的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小鼠结直肠原位癌模型的构建方法.pdf VIP
- 百度地图-北京市购物中心报告-71页.pdf VIP
- 克莱斯勒-Grand Voyager-产品使用说明书-Grand Voyager(3.6L)-Grand Voyager(3.6L)-2013款大捷龙用户手册(产品使用说明书).pdf
- 居住绿地设计标准.pdf VIP
-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pdf VIP
- 新媒体短视频代运营.pptx VIP
- 人教版(2025)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Happy Holiday单元检测卷(含答案及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doc VIP
- 2025人教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4 Helping in the community单元测试试卷.docx VIP
- 企业短视频代运营.pptx VIP
- CJJ_T 294-2019 居住绿地设计标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