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工作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或问题 1. 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落后于非遗(民俗、庙会)活态演变脚步 2. 对非遗(民俗、庙会)的保护和发展如何和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 3. 理论和实际脱节,曲高和寡,无法落地实施 4. 部分非遗组成项目弱化、异化甚至消亡,造成某一环节缺位,逐渐影响整体 非遗的健康结构及组成 5. 对于政府、民间组织之间的分工,外力介入“度”的把握 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或问题 五点建议: 1. 法律、法规层面:非遗具活态演变特质,需要持续调研观察,与时俱进,甚 至预测未来可能面临的新情况,及时修改相关法规、管理办法和评估标准。 2. 规划层面:保护和发展相结合,不脱离社会,制定文化保护和发展总体规划。 3. 决策层面:引进专家咨询机制,多领域专家(产官学界),结合最新保护理 念和手段,符合实际情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之具可操作性又不偏离保 护理念的初衷。 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或问题 五点建议: 4. 整体保护层面:“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观点,结合各类型、各项目非遗 ,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整体保护,考虑非遗项目之间紧密联系的过关系,环 环相扣--》天人合一,净化人心,和谐社会。 5. 清晰的目标:坚持民俗回归民间、回归生活,民众自发自觉实践传承。把握 几点民俗非遗的保护关键词:民间自发、全体实践、无形的精神层次满足。 理想的状态是:政府只需要把基础条件协助到位,创造良好传承和发展的条 件,让民俗自然的传承和发展。 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或问题 反思和提醒 民俗保护工作是漫长,无法立竿见影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不能为了追求保护成果可视、可审核,只关注表面的成效,保护的核心任务及真正成功的终极目标,是引导该项民俗回归民间,发挥建构和谐社会,净化人心,建立温馨的人际关系,使人们拥有强烈的幸福感等等。 虽然我们需要可视、可审核的保护成果以便评估工作绩效,但是在过程中,对于我们要保护的最核心理念不容忘记,而这些工作正是我们要引导及预先提防避免的事。例如,民俗活动我们希望的是“民间自发”实践,但是要评估其是否组织自建?团队自组?活动自办?的时候,为了达到这些任务,如果当地政府是通过强迫或半强迫方式而达到表面上“民间自发”的效果,实际上已经偏离原来的核心理念。 我们要追求的一定不是表面上的成效,真正的价值是在“无形”的精神层面,构建和谐社会。有这样的自我提醒,我们在编制保护规划时,才能避免陷入“如何可以编制出好看的规划,又可以保证达到审核时可视的成果”,却远离我们编制保护规划的初衷。 融洽的邻里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 金村村民热情无比 愿 景 代 结 语 非遗即生活, 保护好非遗, 生活会更多姿多彩。 提醒: 非遗是活态文化遗产,研究方法要灵活,保护规划要把握“度”,留有适度弹性,使之得以在民间自由演变发展和选择的空间。民俗才有可能真正回归民间、发挥其本真的价值和作用。 请不吝批评指教 关于演示,可谓是“前人之述备矣”。 此作品想从一种新的角度和新的表现形式来阐述自己对演示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我有意识地制作设计PPT的时间只有半年左右,囿于水平,某些观点会有些偏颇与不正。还请诸位不吝赐教。 既是笑谈,那么各位看官,若本人说得不当,笑笑便罢。 这个PPT里没有动画,某尚停留在版式设计的水平上,力有不逮,便作罢了。 谢谢各位看官,承蒙诸位抬爱,才会下载此作品。 拱手,拱手。 * 简约,易于关注,凸显重点。 * 简约,易于关注,凸显重点。 * 愚以为,应当减少演示中的信息噪音,尽量准确的传达信息;杜绝设计中的视噪。 * 报告人:李志勇 法国东方文化遗址保护联盟-秘书长 法国欧亚印象顾问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 上海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士研究生 日期:2013年9月17日 江苏省民俗类非遗项目 保护工作和编制保护规划应掌握的基本认识 保护工作的程序 民俗非遗本体研究 民俗类非遗项目的理想图景?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主管部门正确引导 让民俗回归民间 净化人心、和谐社会 编制保护规划并落实 基本工作:深入调研 PPT报告思路: 保护规划应该注意的基本要点 1. 掌握民俗非遗项目的现况和发展趋势 3. 如何编制具可操作性、契合实际需求、 有助民俗类非遗的发展与传承, 合理发展及利用的保护规划 --》把握核心理念 2.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编制保护规划 --》落实 编制保护规划时需要时时把握的主轴思路: 目的:如何达到民俗类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发展及合理利用? 民俗类非遗的三大危机: 1. 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发生变异或弱化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