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从“医疗史”的视角理解现代政治?
杨念群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北京 100872)
摘要:本文试图从医疗史提供的一些线索出发观察“现代政治”如何从身体、空间、制度和社会动员等几
个角度影响近代中国的演变的。力求避免仅仅从上层或下层的单一取向观察中国近代变化所带来的局限性。
本文认为,西医的进入首先影响到了中国人对身体的认知和感受,这种感受又与中国人对空间安排的认知
密不可分,西医的进入破坏了传统中国的熟人社会对人伦关系的界定,而带入了一种称之为“委托制”的
关系,这种关系一旦制度化,就与许多现代体制的运作相配合,最终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同时,政治
也通过以医疗为手段的动员策略而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新内涵,从而为现代中国的政治体制变革提供了依
据。
关键词:身体;空间;社会动员;现代政治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什么是“现代政治”?
从中国历史的内在演变而言,“古代”政治应该大致包括这么几种形态要素:帝国控制着
广大的领土;皇权政治的“专制”倾向;科举制支配下的官僚选拔和治理;基层社会的宗族
性道德支配等等一些特征。1
而中国现代政治的基本要素可能大致越不出以下的表述:皇权符号倒塌后道德和社会的
无序;军阀混战背景下的一统趋势;民族国家力量的干预逐渐加强;自上到下科层行政体制
对传统自治状态的取代等等。2
对中国现代政治的源起特别是对“革命”发生的机制和原因的分析也已经出现了不少的
成果,比较占统治地位的说法是:中国“现代政治”的产生是由于传统体制僵化导致应对西
方世界的机制运转不灵,乃至最终发生全面崩溃,于是模仿西方现代政治体制的潮流应运兴
起。3最近一种比较新颖的解释强调“现代政治”乃是中国人不断进行行为选择的一系列后
果,具有不同于西方社会演变的历史态势,并非是以上“模仿说”的简单逻辑所能阐明,特
别是描述“革命”的发生具有在不断调整中逐渐适应社会变迁的能力,这种调整模式的形成
被特别看成是不断选择后的实用“政治”策略日益渗透和支配日常民众生活的结果。4而更
有人把中国革命的政治实践看作是一种完全区别于以往政治行动模式的“现代传统”。5
1 关于古代政治比较简捷准确的表述可以参阅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 2001 年版。
2 关于近代知识人政治思想转变过程的一般性概括,可以参阅王尔敏:《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应变之自觉》,
载氏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页 323 -369 。
3 例如费正清就通过分析“旧秩序”中不适应现代发展的结构性因素来阐明“革命过程”的必要性,着重
说明的是中国传统和现代因素的对立关系。参见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9
年版。
4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页 125
-126。苏力最近也谈到了中国意识形态治理技术中“道德”因素的支配作用,必然会导致非制度性因素有
时会起到关键作用。参见苏力:《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三联书店 2006 年版,页 231 -
250 。
5 参见黄宗智:“悖论社会与现代传统”,《读书》2005 年第二期。在另一篇文章中黄宗智阐发了“实践”在
认知中国近代政治中的作用,参见“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
年第一期。我在《“危机意识”的形成与中国现代历史观念的变迁》一文的最后一节中也讨论了相关的问题,
如果再进一步概括,对“现代政治”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解释路径:一是传统政治史的路
径,即主要关注上层政治集团和行政体制的结构及其变动,以此为基础透视其对社会变迁的
影响。二是社会史的路径,这一路径认为对政治的理解不能仅限于上层和官僚系统的运作,
而是应该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对基层社会非行政系统运转的层面和民众日常生活的方式上
透视其特征。这一路径吸收了人类学“民族志”的叙事方法,以对区域社会中历史现象的细
腻描绘见长,力图从地方历史的演变脉络中理解现代政治的发生渊源。
但这两种路径又都有其各自的弱点,仅仅从上层和官僚体制运转的角度诠释政治的内
涵,往往只看到了政治运行的体制化的一面,而没有看到中国社会的运转很大程度上是靠基
层道德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