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高考语文备考专题讲座研讨: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点拨 .pptVIP

2020-2021年高考语文备考专题讲座研讨: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点拨 .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描写 1.观察者的立足点及角度:远近、高低、俯仰 2.绘形、绘声、绘色(色彩渲染) 3.动静结合 4.虚实结合(注意“对写法”) 5.白描(粗笔勾勒)与工笔(细笔描绘) 6.点面结合 7.细节描写(不经意中的特写镜头似的放大) 直接描写(正)和间接描写(侧) 抒情方式 抒 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因事缘情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或咏史抒怀 鉴赏诗歌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烘托、渲染、对照、用典、叠词、想像、联想、曲笔、逆笔、照应、倒装、铺垫、铺排、抑扬、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化动为静(以动衬静)、以小见大、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欲擒故纵、白描与工笔、以乐景写哀情等。 答题步骤 1.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明手法) 2.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阐运用) 3.说出这种手法的妙处及感情(析作用) 万能公式: 手法+阐释+作用;作用=表达效果+情感主旨。 鉴赏诗歌常见的结构技巧 先景(事)后情(大多如此) 以景结情 先情后景 按景情的顺序 意象组合(蒙太奇式的画面组合) 重章叠句 伏笔照应 铺垫 前句(联)后句(联)的关系 抑扬 线索 过渡 卒章显志 以小见大 如何体现主旨 对比 开门见山 画龙点睛 规律: 1、就诗句开头提问的术语有: 先景后情、先情后景、比兴、统领全诗、 伏笔铺垫、重章叠句、对比、抑扬、照应。 2、就诗句中间提问的术语有: 伏笔铺垫、承上启下等。 3、就诗句结尾提问的术语有: 以景结情、卒章显志、以小见大、抑扬、 照应、对比。 4 、就诗句整体结构提问的术语有: 以小见大、抑扬、照应、对比等。 【答题步骤】 1.指出诗歌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步骤1) 2.结合相关诗句具体分析。(步骤2) 3.指出此种结构有什么好处、作用,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步骤3) 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 类型一 概括思想内容 知识储备 一、思想感情分类 诗歌,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会寄寓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对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是诗歌鉴赏的重点。 忧国忧民之感慨 国破家亡之痛楚 游子迁客之凄凉 征夫思妇之幽怨 怀才不遇之寂寞 报国无门之激愤 建功立业之豪迈 昔盛今衰之感伤 登高览胜之畅快 清高脱俗之孤独 蔑视权贵之高洁 自由悠闲之恬淡 秀美山河之热爱 寄情山水之惬意 时光易逝之感慨 友情之真挚 归耕隐居之乐 黑暗官场之苦 离别思念之愁 惜春悲秋之痛 贬官谪居之恨 愤世嫉俗之绪 古诗中常见的情感 二、古诗题材分类 要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就要涉及古诗的题材分类,因为不同的题材决定了古诗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内容。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常见的题材如下: ①怀古咏史诗 ②咏物抒怀诗 ③山水田园诗 ④边塞征战诗 ⑤羁旅行役诗或闺怨爱情诗 ?送别赠答诗 【答题步骤】 1.指出作者的情感。(如果分值少的话,按照诗的字面意思指出情感;如果分值高的话,首先阐明诗句的表面情感,然后再阐明深层情感或者在一首诗里面的几种情感) (步骤1)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注意抓住表情(情感)词语。(步骤2) ? 类型二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知识储备 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地告诉读者自己的人生感悟(如苏轼《题西林壁》寓含的哲理)或生活理念(如刘禹锡的《秋词》表达的志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等,不仅仅指诗歌通过艺术意境传达给读者的情感状态。这是它与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的分野。 作者的态度包括:对事物、对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吐,等等。态度往往是抽象的、概括的,它或者用某一诗句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或者借景抒情来表达,或者托物言志来表达,或者融志于事来体现。 【答题步骤】 1.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并阐述理由。 祝你成功! 谢谢! 谢谢! 谢谢! 【核心素养】 2020-2021年新高考备考策略 【高考先锋】 2020-2021年新高考专题研究 【独门秘籍】 2020-2021年新高考满分指导 【原创领军】 2020-2021年新高考命题预测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点拨 ——一二三四 先“懂”后“答” 诗歌鉴赏的复习重在落实,切忌粗枝大叶走过场。“落实”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作品的主题、作者的情感等属于内容的范畴,一定要看懂;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属于形式的范畴,也要有所了解

文档评论(0)

qingfengniuni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