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xx山泉有限公司前提方案
PAGE
PAGE 1
xx山泉有限公司
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前提方案
(PRP)
文件编号: xxSQ-PRP
版 本: A0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生效日期:
分 发 号:
第一章 基础设施的控制
1目的
本章目的是为了指导和规范公司内基础设施(厂房、设备设施、厂区及车间环境等)的管理。
2 工作程序
2.1 环境卫生
2.1.1 厂区布局及周围环境
1) 厂区(包括库房)选在环境卫生状况良好的区域,交通便利,远离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生产区建筑物与外缘公路或道路有防护带。
2) 公司所处地水源充足、地势干燥、排水便利,利于公司污水的排放,防止厂外污水及雨水流人厂区。
3) 生产区和生活区隔离,生产区实行封闭管理,各管理区域设立标示牌和隔离设施来界定,不同的生产车间分别设置入口,防止人员的交叉流动。
4) 建设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符合卫生要求的原辅料、包装物料、成品、化学药品储存等辅助设施以及生产废弃物、垃圾的暂存设施。
5)厂区的改建、扩建及其他生产加工设备设施的变动事先要向检验检疫机构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方可施工。
2.1.2厂区内环境
1) 厂区道路通畅,路面质硬平坦、无积水。
2) 厂区内无裸露地面,对地面进行了绿化或硬化,草坪和花池绿草等定期修剪整理。
3) 清除厂区周围的一切可能聚集、滋生害虫害鼠的场所(如卫生间、草坪、垃圾点等),并定期在这些地方喷洒杀虫剂或采取其他措施。
4.2 生产车间及设备设施的要求
2.2.1 车间结构及其布局
1) 车间空间布局与生产能力相适应,避免交叉污染。
2) 生产加工区的卫生设施,如更衣室等在建筑上是联体式结构,布局合理,便于卫生控制。
3) 加工车间按产品的加工进程顺序布局,使产品加工从低清洁区向清洁区过度,在加工流程中不得出现交叉和倒流。
4) 划分清洁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采取隔离措施,以便控制人流、物流避免交叉污染。
2.2.2 车间地面、墙面、顶面及门窗
1) 地面使用防滑、不渗水、不吸水、耐腐蚀、耐高温、易清洗材料铺砌,有适当角度,并且修建有适当角度的排水道,以保证不积水;地面平整、无裂缝,便于清扫和消毒。
2) 墙面选用不渗水、不吸水、无毒、浅色白瓷砖或其他防腐蚀材料装修,墙壁表面平整光滑,其四壁和地面交界面呈漫弯形,有效防治污垢的积存,并便于清洗。
3) 顶棚应使用无毒、无味、与生产需求相适应、易于观察清洁状况的材料建造;若直接在屋顶内层喷涂涂料作为顶棚,应使用无毒、无味、防霉、不易脱落、易于清洁的涂料。顶棚易于清洁、消毒,在结构上不利于冷凝水垂直滴下,防止虫害和霉菌孳生。蒸汽、水、电等配件管路避免设置于暴露食品的上方;如确需设置,应有能防止灰尘散落及水滴掉落的装置或措施。
4) 门窗设置严密而不变形,位置适当,便于卫生防护设施的设置;窗台内侧下斜约45o,以防污物积存。
5) 车间入口设有防(灭)虫防鼠设施。
6) 保持地面、墙面、顶面及门窗清洁卫生及良好的维修状态。
2.2.3 设备设施要求
1) 车间内使用的设备、工器具和管道,材料要求无毒、无味、耐腐蚀、不吸水、不变形,易于清洗消毒,并加以保护措施,保持良好的维护状态。
2) 设备、工器具和管道的设计安装布局合理,最大程度的集中走向,上、下工序衔接紧凑,便于操作清洗,消毒和检查维修,以防交叉污染。
3) 设备供电及照明供电按使用功率供电,线路的走向及连接符合安全要求。
4) 车间内具有设备、工器具以及人手等清洗消毒设施,以保证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
5) 对计量仪表,装置设备制订校准方案和方法,定期进行监测纠正,保持记录。
6) 建立设备的巡检制度,进行预防性维护,定时检查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定期检修,并保持相关记录。
2.2.4 通风照明设施要求
1) 生产加工车间封闭管理,生产车间有良好通风设施,并有相应的净化过滤措施;定期对通风设施检修,保证正常运转,通风设施清洁卫生,车间的气流方向从清洁区向低清洁区流动。
2) 车间或工作厂所有充足的光线,车间操作台的照明度不低于220Lux,检验台不低于540Lux,其它区域不低于110Lux,车间所用灯具光线不改变被加工物的本色,灯具装有防护罩或者用其他方法防止玻璃碎裂时污染食品。
2.3 人员卫生设施
2.3.1 生产加工车间进口处和车间内的适当位置设有工作靴/鞋消毒池或消毒设施。
员工进车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