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电子最高能级组的序号数,等于原子最外层主量子数n * 周期表中的各元素根据它们的价电子层结构和相似的化学性质而划分为一个个纵列,称为族 * 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原子半径的大小有关。 * 同一种元素,这三种半径相差很大 * 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因为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相同,有效核电荷数逐渐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增强,故原子半径从左向右逐渐减小。 同一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同族副族元素,从上至下原子半径增大幅度较小。 * 各周期末尾稀有气体的半径较大,是范德华半径 * 同一原子的各级电离能是不同的,通常只用第一电离能来衡量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 * 元素的电负性根据热力学数据进行计算 * * 就总体而言,周期表右上方的典型非金属元素都有较大电负性数值,F的电负性值数大(4.0);周期表左下方的金属元素电负性值都较小 * 当电负性较小的钠原子与电负性较大的氯原子相遇时,钠原子很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变成钠离子;氯原子很容易得到这个电子,形成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由于静电引力相互吸引,当正负离子彼此靠近到吸引力和排斥力处于平衡状态时,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化学结合力-离子键 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极易形成离子键 ?x 1.7可用来简单的判断哪个物质为离子化合物 相邻可以吸引,不相邻的也可以吸引,只是吸引力不同, 因离子化合物是正负离子由离子键交替连接构成的晶体物质,没有单个正负离子的分子存在,故离子化合物的分子式只是其化学式。 离子键的强弱该怎么判断? * * 也就是原子失去电子之后变成基态阳离子时最外层电子的构型。 在离子的半径和电荷大致相同条件下,不同构型的正离子对同种负离子的结合力的大小规律: 18或18+2电子层构型的离子 9—17电子层构型的离子 8或2 电子层构型的离子 。 一般,结合力愈强,离子化合物愈稳定。 * * ⑤ 周期表中处于相邻族的右下角和左上角斜对角线上的正离子的半径相近 (对角线规则 同一元素形成不同电荷的阳离子时,离子半径随正电荷的增多而减少 rNa+=95pmrNa=153.9pm rCl-=181pmrCl=99.4pm r Fe3+=60pm rFe2+=76pm 离子键理论能够很好地说明离子化合物的形成和性质,但不能说明由相同原子组成的单质分子,也不能说明不同非金属元素结合生成的分子,如氯化氢二氧化碳等形成的化学键本质。 * 1916年,为了说明分子的形成 成键电子:分子中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称为 键合电子或成键电子 孤对电子: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称为非键 合电子 又称“孤对电子”,用小黑点来表示 * 初步地揭示了共价键与离子键的区别。但没有说明共价键的本质。 * 对称性匹配,原子轨道以同号重叠为对称性匹配。重叠的越多,两核间电子的概率密度越大,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 * 根据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不同,共价键可分为:。。。。 * * 反映共价键特性的物理量称为共价键参数 * * 9.第三周期某元素原子有3个成单电子,可推断 此元素电子排布式为 原子序数为 ,此元素符号 。 [Ne]3s23p3 15 p 10. 某元素最高正价为+6,最外层电子数为1,原子 半径是同族元素最小的。试判断此元素外层电子 构型为 ,元素符号 ,+3价离子 的电子排布式 。 3d54s1 Cr [Ar]3d 11. 离子外层电子构型属于3s23p6的+1价离子是 、 +2价离子是 、+3价离子是 、-1价离 子是 、-2价离子是 。 K+ Ca2+ Sc3+ Cl- S2- * 12. Cr外层电子构型不是3d44s2而是3d54s1。是因为 ;而Cu外层电子构型不是 3d94s2,而是3d104s1,是因为 。 14.各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元素 , 部分原因是这些元素原子具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