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29 卷第 2 期 高 校 化 学 工 程 学 报 No.2 Vol.29
2015 年 4 月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Apr. 2015
文章编号:1003-9015(2015)02-0377-05
多孔碳酸钙微粒的简易制备及其形貌控制
张腾龙, 庞艺川, 冯 杰
(浙江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4)
摘 要:以Na CO 和 Ca(NO ) 为反应物,聚苯乙烯磺酸钠(PSS)为表面活性剂,在室温水溶液中制备了多孔碳酸钙
2 3 3 2
微粒。用 FE-SEM 对其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发现通过改变 PSS 用量以及反应物浓度,可以控制微粒的粒径及形貌。
在 PSS 用量为 0.5 gL1、反应物浓度为 0.025 molL1 时,合成的 CaCO3 为多孔微球,且粒径均一,约为 1.2 μm 。相
应的 XRD 和 BET 测试显示,多孔 CaCO 微球为球霰石和方解石型的混合晶体。多孔 CaCO 微球表面的纳米孔孔
3 3
径随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减小,比表面积则随之增大。
关键词:多孔碳酸钙;制备;微球;形貌控制
中图分类号:TQ630.7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9015.2015.02.020
Facile Synthesis and Morphology Control of Porous CaCO Microparticles
3
ZHANG Teng-long, PANG Yi-chuan, FENG Jie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14, China)
Abstract: Porous CaCO3 micr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with sodium carbonate and calcium nitrate in the
presence of poly (sodium styrenesulfonate) (PSS) in aqueous solution under room temperature, and their
morphology was characterized by FE-S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rticle size and morphology of the
microparticles can be controlled by changing the concentrations of PSS and reactants. When 0.5 gL1 PSS
and 0.025 molL1 reactant concentrations were applied, the microparticles synthesized have a uniform size of
~1.2 μm. XRD and BE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rous CaCO3 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复合材料的加工解决方案-SandvikCoromant.pdf
- 复合香辛料精油配方优化及对冰温贮藏牛肉保鲜效果-食品研究与开发.pdf
- 复审汇报模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ppt
- 复数名词词尾没有s.ppt
- 复方缬沙坦片生物不等效性原因分析Troubleshootingof-药学学报.pdf
- 复旦大学光华青年学者论坛参会申请表-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doc
- 复旦大学学生评教教师得分的非教学影响因素研究及现有指标体系的.ppt
- 复旦大学微纳加工试验室锁柜使用说明-微纳加工和器件公共试验室.doc
- 复旦大学校际交换生项目流程表201复旦大学外事处.doc
-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复旦大学研究生院.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