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园林植物空间调查和分析 以杭州太子湾公园为例 吴仁武 包志毅 WU Ren-wu BAO Zhi-yi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30(2011)02-0102-08 收稿日期:2010-10-02 修回日期:2010-12-13 摘要:植物空间营造是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选择杭州太子湾公园4个植物空间作为案例,通过实地调查、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比较其共性和个性,探索植物空间营造的一般性规律,并总结植物空间的数量特征,得出杭州地区公园绿地植物空间营造的一般规律,为营造高质量植物空间提供了基本依据。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地空间;研究;种植设计;园林植物 1 引言 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因素,在公园绿地中所占的数量最多,面积最大,是改善和保护环境的主体,也是对游人影响最大的造园要素之一,它与园林中其他要素如地形、水体、建筑等构成形态各异的园林空间。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经过艺术布局组成各种适应园林功能要求的空间环境,称为园林植物空间[1]。本研究结合空间、植物群落理论与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手法,深入调查、分析成功案例中植物要素的关系,以期对今后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起指导和借鉴作用。 2 调查地概况 杭州太子湾公园(图01)是20世纪80-90年代西湖景区新建公园之一,它遵循在传承西湖风景园林艺术的同时有所发展的原则,延续花港观鱼公园所开创的中西合璧、以“中”为主的艺术风格基础上,展示自己的特色[2]。公园位于苏堤春晓、花港观鱼南部,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西部,置身密林,背山面湖,总体规划面积共80.03hm2,因与庄文、景献两太子有关,故名太子湾[3]。历经20多年的时间考验,公园内已形成特色鲜明、结构稳定、变化丰富的植物空间。其植物空间类型主要包括半开放型和覆盖型两种,开放型、完全封闭型和垂直型等植物空间不多[4]。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参考园林专业人士、游人、摄影爱好者等的喜好,选取公园内望山坪、逍遥坡、琵琶洲和珠帘壁东侧4个典型植物空间作为案例进行实测与分析。借鉴生态学植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方法,总结植物空间数量特征,探讨植物空间与群落结构的关系。盖度是植物群落学上一重要指标,是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文中用这一指标来分析空间围和感 [5]。文中采用“形状指数”对空间形态进行描述,通过计算空间形状与相同面积的圆之间的偏离程度来测量空间形状的复杂程度,其公式如下: 式中,S为形状指数,A为空间面积,L为空间林缘长度。 一般而言,S越大,说明空间形状越复杂,与外部能量、信息等交流越便利[6]。 调查中需要测量植物因子和空间因子。植物测量因子依生活型不同而异,具体如下,乔木——种类、数量、胸径(或地径)、高度、冠幅;灌木——种类、丛数、丛幅和高度;地被、藤本植物——种类、丛数、盖度和高度[7];空间测量因子有:空间面积、长、宽、林缘长度、覆盖空间面积(指乔灌木种植面积)和开敞空间面积(指草坪种植面积)[8]。植物群落样方面积选取依据植物空间形态而定。 4 案例分析 为便于分析,根据植株实测高度,将植物群落层次划分如下:上层——高度≥6m的植株;中层——高度3﹣6m的植株,包括乔木幼苗及幼树;下层——高度≤3m的植株。本文应用植物群落生活型分析方法[9],对群落所形成的景观进行分析,研究空间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4.1 望山坪空间 望山坪空间面积约11785m2,位于太子湾公园东北部(图02-03;表01)。该空间由3个植物群落围合,南面山体衬托,共同营造一个舒适宜人的半开放空间。 从公园主入口进入,第一个典型群落是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日本樱花(Prunus yedoensis)+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无刺枸骨(Ilex cornuta ‘fortunei’)群落,上、中、下三层常绿植物盖度较高,分别为69.0\%、68.8\%、85.1\%,能起到障景作用,也为在空间内停留的游人提供天然屏障。该群落主要体现日本樱花春季景观,群落结构设计时,上层乐昌含笑做日本樱花的背景,同时添加少量落叶植物,如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使群落统一中富有变化(图04)。 群落二是西侧的日本樱花﹣红花檵木(Lor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群落。此群落的垂直面是望山坪空间的主要观赏面,春季日本樱花盛开时,其柔和之美在背景乐昌含笑的衬托下展现得淋漓尽致(图05)。下层郁金香的妖娆与日本樱花形成鲜明对比,美不胜收,成为公园观赏郁金香的最佳点之一,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