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四单元第1课《过小孤山大孤山》.pptVIP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四单元第1课《过小孤山大孤山》.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 授课人:龙口一中东校 王军红 教学目标 1、?吟咏诵读,学习山水游记描写景物的方法。 2、领悟“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 3、体会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把握作者在本文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 过烽火矶→过澎浪矶、小孤山→晚泊沙夹 →遂行泛彭蠡口→始见庐山及大孤→晚抵江州,泊湓浦 作者行舟的线索 京口 江州(庐山) 鄱阳湖 安庆 武昌 彭泽 镇江 合肥 作者游踪 杰然特起,丹藤翠蔓, 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烽火矶 突兀 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 嵌岩窦穴,怪奇万状 小孤山 峭拔秀丽;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冬夏晴雨,姿态万变;祠宇极于荒残。 ? 澎浪矶 三面临江,倒影水中,虽无风,亦浪涌 大孤山 状类西梁;不可拟小姑之秀丽;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文中描写的独立的景点,各有各的特点,但它们在陆游笔下,又构成了一个整体。陆游是如何把它们组成整体的? 1.用“游踪”(船由长江下游上行,移步换景)为线索,把各个景点贯穿在一起。 2.用各景点的共同特点把景点联系起(水) 3.注意景点之间的地理位置联系(澎浪矶和小孤山) 4.运用对比手法把景点结合在一起(大孤山和小孤山) 观小孤山图 陆游 其一 江平风不生,镜面渺千里。 轲峨万斛舟,远望一点耳。 大孤江中央,四面峭插水。 小孤特奇丽,丹翠凌云起。 其二 重楼邃殿神之家, 帐中美人粲如花。 游人徙倚栏干处, 俊鹘横江东北去。 拓展:比较阅读诗歌与散文所塑造的形象何异同?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 ? 文:形象具体逼真,栩栩如生 诗:是对文的提炼升华,想象力丰富,意蕴无穷。 [清]吴乔:“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 诗喻之酿而为酒。” 知人论世 少年时他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一贯坚持抗金主张,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 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文档评论(0)

xiaohue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