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采矿工程 中国是一个拥有 960万平方千米陆地面积的国家,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为人类孕育了丰富的矿产资源,随着时代的前进,这些资源被人类渐渐开采,造福于一代又一代的人。 丰富的矿质资源 煤资源 但是,这些资源并不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如何开正确采、运用这些资源是我们人类必须关注与实践的话题。 一、中古煤矿资源分析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分布广泛。全国32个省(区、市)中除上海市外,都有煤炭源,但区域分布不均衡。总体特征是北多南少,西多东少,山西和西北地区最富集。 中国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一位。全国已探明的保有煤炭储量为10000亿吨,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以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区的储量最为丰富。 二、山西煤矿分析 山西煤矿为什么那么多? 山西煤矿信息。 因为山西在很久很久以前是原始森林,回来因为北方的沙尘暴,将原始森林埋在黄土下,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的黄土高原,那些树木就变成了煤矿。 山西省总面积约15.6万平方公里,含煤地层约6.4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0%左右。主要的成煤时代为石炭二迭纪和侏罗纪。根据含煤地层的发育特征及其构造组合,将山西的含煤区域划分为六个大的煤田和八个面积不大的煤产地。六大煤田分别是:大同煤田、宁武煤田、太原西山煤田、沁水煤田,霍西煤田和河东煤田。八个煤产地分别是:浑源煤产地、五台煤产地、繁峙煤产地、灵丘煤产地、广灵煤产地、阳高煤产地、垣曲煤产地和平陆煤产地。六大煤田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含煤面积的92%。 三、采矿工程 (一)、采矿的概述 (二)、采矿理论 (三)、采矿的机械 (四)、采矿的流程 采矿的概述 采矿是自地壳内和地表开采矿产资源的技术和科学。广义的采矿还包括煤和石油的开采。采矿工业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工业,金属矿石是冶炼工业的主要原料,非金属矿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建筑材料。 采矿理论 采矿科学技术的基础是岩石破碎、松散物料移运、流体输送、矿山岩石力学和矿业系统工程等理论。需运用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地质学、系统科学、运筹学、信息论、控制论、电子计算机应用等学科的最新成果。 采矿机械 1.钻孔设备如: 牙轮钻机、潜孔钻机、凿岩钻车 凿岩机等。 2.装载设备如:装载机、铲运机、 电耙等。 3.运输设备如:自卸汽车、高强度胶带输送机、移动破碎站、 联合运输转载站、地下电机车等。 4.矿井提升设备如:竖井罐笼、竖井箕斗、 斜井提升容器、矿井提升机。 5. 压通排设备如压气设备、通风设备、排水设备。6. 煤矿井下采掘设备如: 采煤机、 刨煤机、连续采煤机、掘进机械、工作面支护设备。 刨 煤 机 矿井提升机 采矿流程1 、采准:将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分段,每个分段 再划分为若干分条,每一分条设一回采巷道。2 、切割:在回采巷道端部切割槽。3、回采:在回采巷道中凿上向扇形中深孔落 矿,分段之间自上而下回采,每个分条采用后退式回采。4、矿石运搬:在回采巷道中端部出矿,使用铲运机、装运机、装岩机运搬矿石至矿车或溜矿井,随分段(分条)矿石的回采,上部覆盖的废石下落充填空区。 四、我国煤炭行业新变化 现在我国煤炭市场越来越趋于国际化,受经济较快增长和主要耗煤产品回升较快等影响,煤炭供应需求应接不暇。 世界几大煤炭生产的地位自2000年以来一直相对稳定。只有世界煤炭生产国中排名第五的中国发生了变化,在大中型工业企业,型煤设备的需求已经超出之前相对饱和的供应,由此也能或多或少的看出,世界煤炭已经出现不足紧缺的状况,我们不能保证煤炭的正常供应和静不平稳的波动,这对行业未来的发展利弊现在还无法有很明确的答案。 五、展望采矿工业的发展 21世纪是信息主导的世纪,“数字化生存”已成为知识经济的标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中外采矿企业带来了巨大冲击。 21世纪的采矿学发展方向主要有一以下几点: (1)现有综合机械化采煤理论与技术要继续推向自动化,向少人无人化方向发展。 (2)继续发展和提高放顶煤综的理论和技术开发,自主创新出一套经得起时代考研的有关理论与技术,大采高综采继续完善。 (3)科学技术的推进将以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为前提。任何破坏环境、损害生态平衡的行业都不可能又好又快的发展。所以,要把采矿与环境的协调发函作为一种主流意识。 谢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