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企业防爆技术 (5)预防物体碰撞,摩擦,打击发生火星的措施: ①地面不发生火花的材料 ②生产工具:木,铜或铝材料等。禁用铁,石器等 ③防风沙措施 四.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企业防爆技术 ④危险工序: 压药,截切,装引火线等工序,防强烈的冲击,摩擦引起燃爆。清扫设备,车间内火(炸)药,要湿法清扫。 ⑤干燥烟火药不应采用日晒或明火烘烤,应用热风或暖气烘房,并装温度报警装置。 四.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企业防爆技术 (6)防止化学能引起的燃烧操作 ①有些原料如烟火药的金属粉末(镁,铝)等与水接触会发生化学反应,放热产生氢气,而引起燃爆。 ②保管中应注意防水防潮。 ③亮珠(光药)应摊开使尽快干燥。 四.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企业防爆技术 ④湿法亮珠时,粘合剂的含水量应控制 ⑤清理的药尘,废品应分小批在指定地点销毁,不可倒入水中或埋地下。 ⑥进入危险区的机动车应加火星熄灭器。 (7)消防设施的配备 消火拴,消防泵,灭火器等。 四.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企业防爆技术 2.仓库的防火防爆安全距离 见P105~109表2-13~表2-18 3.火灾报警和自动报警灭火系统 感烟,感光,感热,自动喷洒系统等。 五.作业环境气体检测 1.可燃气体检测 即可燃气体环境爆炸危险度为其在空气中的含量占爆炸下限的百分比。如氢的爆炸下限4%,空气中浓度为1%,则爆炸危险度(%LEL)为1/4X%=0.25% 可燃气体环境爆炸危险度(%LEL) 空气中可燃气体含量 该可燃气体爆炸下限 X100% 五.作业环境气体检测 2.有毒气体检测 采用有毒气体自动检测仪进行自动监测,在达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的最大容许浓度(致人中毒的浓度前)即发出警报。 进入设备内维修以及进入地下室,地沟和贮存室等容易产生有毒气体的地方操作,必须对有毒气体进行监测。 五.作业环境气体检测 3.氧气含量监测 (1)空气含量低于18%会造成缺氧窒息 (2)可燃气体或液体蒸汽的含氧量过高时,遇火源会发生爆炸,如H2的爆炸上限75%,空气25%,O2约占5.2%,如果空气进入H2的容器, O2达5.2%,就有爆炸的危险。 (3)采用氧气自动分析仪进行监测。 六.检修安全(要点) 检修工作具有频繁,复杂,危险性大的特点。 1.检修前的准备 包括穿孔裂缝部分的检查,制定方案,统一指挥等。 六.检修安全(要点) 2.装置停车及停车(停车运行)后的安全处理 (1)停车操作步骤: ①卸压:由高压 低压 零,但不要造成负压。 ②降温:自燃冷却或通风,要缓降温,不要骤降温,设备内介质温度要低于60℃ ③排净:排净设备管道内的物料(固,液,气) 六.检修安全(要点) (2)停车后的安全处理 隔绝:插盲板或拆除管线 六.检修安全(要点) 3.置换,吹扫与清洗 ①以惰性介质N2,CO2,水蒸汽进行吹扫,置换容器管道内易燃易爆有毒物质; ②惰性介质的氧含量应小于1%~2%(体积百分浓度) ③吹扫后还要用蒸汽蒸煮或用碱水(火碱)进行清洗,刮除油垢,厚锈等。 六.检修安全(要点) ④置换要彻底,要使可燃易爆气体,蒸气的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1/5。 ⑤必须经过化验分析或测验合格,不得凭靠经验。 六.检修安全(要点) 4.其他: ①动火前应先清理现场,动火点10米内不得存有易燃易爆物品 ②应设立安全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要有专人负责监护等 ③完善审批手续,坚持“动火证”制度 六.检修安全(要点) 5.进入设备内作业(包括进入罐,管道内,地下室,井内,下水道等),还必须检测设备内的毒物含量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以及保证含量在安全指标内。 6.边动火边监测,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动火,再次进行置换,清洗和检测合格后,才能继续动火。 7.检修完工后,应对设备进行试压,试漏等。 七.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控制措施 1.替代: 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替代有毒有害的化学品,选用可燃化学品替代易燃化学品(如甲苯替代喷漆用的苯); 2.变更工艺: 通过变更工艺消除或降低化学品危害(如以乙炔制乙醛用汞作催化剂,改为用乙烯通过氧化或氯化制乙醛,免去汞的危害) 七.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控制措施 5.个体防护: 头部防护,呼吸防护,眼防护,手足防护等; 6.卫生——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