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9-2020江苏人教历史必修1高一上:阶段综合测评4 (第八单元).doc

2019-2020江苏人教历史必修1高一上:阶段综合测评4 (第八单元).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阶段综合测评(四) (第八单元)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材料主要反映了 (  ) A.人口膨胀的压力   B.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C.井田制的瓦解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B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为养活更多的人口,人们只有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有限的土地之下,精耕细作,尽量生产出更多的东西。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的特点之一。故应选B项。] 2.宋诗《夏日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钩。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下列需要“丁男踏车”的灌溉工具是(  ) C [“下田戽水”是水利工具,耧车是播种工具,故B项错误;根据“下田戽水”“高垄”可知与农业灌溉有关,水排是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故D项错误;“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表明是靠人力灌溉的工具翻车,而不是靠水力灌溉的筒车,故A项错误,C项正确。] 3.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嘉峪关魏晋墓葬中发现了一组壁画,下图是其中的一幅。这反映了当时(  ) A. 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影响到西北地区 B. 西北在魏晋时率先实现了生产工具革新 C. 中国的农业开始确立铁犁牛耕的模式 D. 西北地区已普遍使用先进的农耕技术 A [从材料“甘肃嘉峪关魏晋墓葬”和图片信息可知,魏晋时期,西北地区已经出现牛耕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所以答案选A项。] 4.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这表明汉代(  ) A.发明冶炼生铁技术 B.政府鼓励私人铸铁 C.政治环境造就富豪 D.铁制工具广泛使用 D [冶炼生铁技术是在春秋后期,所以排除A项;汉代冶铁、煮盐、铸钱等获利较丰的行业都收归官办,所以排除B项;中国古代自商鞅变法后统治者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是不利于富豪的出现的,所以排除C项;“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说明炼铁行业市场广阔,铁农具使用广泛,所以D项符合题意。] 5.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土地制度:“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该土地制度应是(  ) A.井田制 B.屯田制 C.均田制 D.租佃制 C [由材料中“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可知,这一土地制度目的之一是限制土地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土地制度是均田制,故C项正确。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屯田制是指招募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租佃制是指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而由农民承佃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6.北朝儒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成为很多家族家训的蓝本,流传甚广。在治家篇中,他教育子孙:“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闭门而为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这主要体现了(  ) A.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B.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求 C.理学对正常欲求的压制 D.小农经济对思想的影响 D [题干材料大意为:老百姓要想生存,吃的食物来源于庄稼,穿的衣服来源于桑麻……即使闭门不出,生存所需的东西也都有了,只是家中没有盐井而已,这反映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故D项正确。] 7.下表显示了战国至东汉铁犁壁出土文物数量分布状况,此表可以证明(  ) 中原 西北 东北 江南 岭南 战国 117 29 — — — 西汉 238 54 13 47 — 东汉 467 95 41 138 29 A.农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B.汉代的铁犁技术普及全国 C.汉代农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 D.汉代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C [材料显示了战国至东汉铁犁壁文物分布状况,不能说明农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故A项错误;材料仅涉及五个区域,不足以说明汉代的铁犁技术普及全国,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战国至东汉铁犁壁文物分布状况可知,汉代农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汉代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故D项错误。] 8.明代《姚公子传》中写道:“千年田土八百翁。”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王朝更替频繁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农民起义的破坏 D.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 D [材料“千年田土八百翁”反映出封建社会下土地所有权流转频繁。封建政权尤其是在大一统时代政权往往比较稳定,故A项错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始终没有成为最主要的商品交换内容,故B项错误;农民起义是封建王朝阶级矛盾尖锐的结果,并非频繁发生,故C项错误;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后,土地私有合法化,土地可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l5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