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返回 返回 * 德国 苏 联 比利时 丹麦 荷兰 挪威 卢森堡 波 兰 1939.9 突袭波兰,二战爆发 扩张疆域 建立东方阵线 英 国 法 国 1940年4、5月间 绕过马奇诺防线1940年6月 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 1940年7月,不列颠之战 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 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课程标准 一、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1.初步结盟 (1)背景: 一战后,德、日、意受到制约,而经济危机后的扩张使它们在国际上陷入孤立。 (2)目的: 打着“反共”旗号,在不引起英、美等国敌意下,达到互相支持、扩大侵略的目的。 (3)概况: 1937年,意加入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形成,三国结成了政治同盟。 2.正式结盟 (1)背景 ①随着德国在欧洲扩张,日本决心趁机解决“中国问题”,同时实施南进战略,夺取英、法、荷等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 ②德国为了顺利实施进攻苏联的计划,希望日本在远东地区扩大战争,借此牵制英国的兵力,同时使美国的注意力转向亚洲。 (2)概况:1940年,《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由政治同盟扩展成为军事同盟。 (3)影响:法西斯的侵略战争一步步扩展,相继爆发了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 探究:为什么打着反共产国际的旗号结盟? 材料一:希特勒说得十分明白:“我必须……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止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 材料二:“日本驻英国大使吉田茂也曾一语道破天机:”尽管军部说防共协定只不过是反共的意识形态问题,但这完全是表面上的借口,骨子里显然是要和德、意联合起来对抗英法,并进而对抗美国。” 表面 骨子 1.不愿过早刺激西方,要欺骗麻痹西方国家。 2.苏联和共产国际也是一种威胁。 提示: 根本目的: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希特勒在西线受阻后,将向何处去? “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只有在 牺牲俄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希特勒《我的奋斗》 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 法西斯军事同盟的形成; 德国占有强大的军事资源 入侵苏联的背景 北方集团军群 中央集团军群 南方集团军群 列宁格勒 莫斯科 基辅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 莫斯科 斯大林格勒 列宁格勒 黑 海 苏 联 波 兰 罗马尼亚 保加尼亚 芬 兰 1941年6月到11月,德军占领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部分工业区。 1941年10月莫斯科保卫战开始 探究1: 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德国方面: A、经济、军事力量强大; B、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C、战术先进,实施“闪电战”、立体作战。 (2)苏联方面: A、战争初期,苏德双方力量对比对苏军不利; B、《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苏联麻痹了自我。(对德国发动进攻的时间估计错误,战备迟缓,主力部队) C、此前进行的“肃反”使大批有才华的将领和军官受到无辜清洗(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严重消弱了部队战斗力; D、建立 “东方战线”后,随着国境线西移,新的国防工事未能及时构筑起来; 二、苏德战争爆发和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扩大) 1.苏德战争爆发 (1)爆发 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二战进一步扩大 (2)战初战况 ①德军分北、中、南三路发起进攻。 苏军在战初遭严重损失。 ②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苏联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莫斯科保卫战:其胜利具有重大的政治和军事意义,它粉碎了希特勒闪击速胜的企图,在二战中使德军第一次遭到重大失败,为战争形势的根本扭转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20世纪“一个冬天的神话”。 莫斯科保卫战期间的朱可夫 莫斯科没有眼泪 ——母亲送儿子 保卫莫斯科的苏联士兵 莫斯科保卫战(1941.9-1942.1)胜利意义: 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德国陆军在二战中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标志着德国“闪电战”的破产(速胜) 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决心 具有了重大的政治和军事意义 “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1940年 确 立 日美矛盾的激化 亚 洲各 国 严重损害了英美 这一地区的利益 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战略物资 实质:建立日本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2.日本偷袭珍珠港 (1)原因 ①德国初步胜利的刺激(外部原因) ②日美争夺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③美英等国对日本的贸易禁运(直接原因) (2)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1941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