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1.新生儿生命体征及意识的评估与护理2.特护记录单、交班报告及护理计划书写培训 * 新生儿生命体征及 意识的评估与护理 一、体温 定义:通常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中枢神经的温度,又称为体核温度,其特点是相对稳定且较皮肤温度高。皮肤温度也称体表温度,可受环境温度和衣着情况的影响,且低于体核温度。 体温的产生:由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而产生。 正常值:新生儿的正常核心温度(肛温)为36.5~37.5℃,正常体表温度为36~37℃。人们通常将新生儿的核心温度高于37.5℃定义为发热。 * 体温测量方法 1、肛温 直肠温度最接近新生儿的核心温度,其结果能准确反映体温的实际变化。测量时取屈膝仰卧位,充分暴露臀部,用鞣酸软膏润滑后将肛表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2~3cm,3分钟后取出,用纱布擦净后读数并记录。 其缺点是新生儿直肠较短,肛表插入的深度不易掌握,加上新生儿的直肠壁较薄,如不小心可造成直肠穿孔,故操作需谨慎轻柔。 * 腋温: 腋温测量简单易行,对新生儿干扰小,临床最常应用,其应用的主要原理是腋窝有丰富的血管,测得的温度接近新生儿的核心温度,但比肛温略低(约低0.5℃)。测量腋温时,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腋窝深处,屈肘过胸,尽量紧贴皮肤,同时护士在旁扶持测量侧上肢以夹紧体温计,测量5分钟。 * 颌下温 取平卧头侧位或侧卧位,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颌下与颈部皮肤之间夹紧,5分钟后取出。 颌下测量体温的优点是测量部位暴露于体表,不论任何季节都方便测量,简单、安全、快捷。缺点是不易固定,易造成体温表脱落,影响结果,应有护士在旁协助。 * * * 其他测量方法 腹股沟温度 耳温 皮温监测 * 新生儿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的体温由位于下丘脑的体温中枢控制,体温中枢控制身体的正常温度水平,当体温下降低于正常水平时,体温中枢启动产热机制,如外周血管收缩和一些非寒战的产热作用。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水平时,则启动散热机制,主要为外周血管扩张和有限程度的出汗。新生儿体温中枢尚未发育成熟,对产热和散热的调节功能差,加以新生儿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影响。 * 体温过高 1、环境因素引起新生儿发热 当新生儿周围的环境温度过高,如新生儿室或母婴同室室温过高、新生儿包裹过严过多、暖箱温度控制不当、光疗时温度过高、放置新生儿的辐射抢救台皮肤温度电极过松或脱落时,可引起新生儿的核心温度迅速升高。 * 2、新生儿脱水热 多发生在生后3~4天正常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体温突然升高至39~40℃,患儿烦躁不安、啼哭、面色潮红、呼吸增快,严重者口唇干燥、尿量减少或无尿。应与新生儿感染引起的发热鉴别,前者体检无脐部及其他感染灶,心肺听诊正常,无感染中毒症状,血象正常,抗生素治疗无效。发病原因因为摄入水分不足,因新生儿出生后经呼吸、皮肤蒸发以及排出大、小便等丢失相当量的水分,而生后3~4天内母乳量较少 ,如未及时补充可造成体内水分不足,致新生儿血液浓缩而发热。早产儿体温调节能力差,汗腺发育不完善,哺乳少,更易发生本病。待补充水分及降低环境温度后即可缓解。 * 3、新生儿感染引起发热 感染是引起新生儿发热的常见原因,包括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原虫等引起的局部和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脑膜炎、肠炎等。感染引起新生儿发热的机制是:新生儿感染的细菌和病毒毒素,如细菌细胞膜的内毒素,是外源性致热原,它能启动一系列免疫学的作用而引起发热。外源性的致热原刺激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原白细胞介素-1。内源性致热原激活磷酸酯酶A2,后者导致前列腺素产生。前列腺素产物之一前列腺素E2,通过提高下丘脑体温中枢的体温控制点水平引起新生儿发热。新生儿感染时除发热外,还表现全身状态较差、可找到感染病灶、末梢循环不良、外周皮肤血管收缩、肢端发凉、核心温度与外周温度差增大等。 但要注意,发热不是新生儿感染的可靠标志,有些严重感染的新生儿不是表现发热而是表现低体温。 * * * - * k * - * k * - * k * - * k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ppt
- 护理人员招聘面试题.doc
- 护理人文关怀79071.ppt
- 护理压疮DCA.ppt
- 护理学基础八—排泄的护理.ppt
- 护理学基础练习题附答案.doc
- 护理安全79696.ppt
- 护理安全不良事事故管理办法.doc
-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80149.doc
-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80191.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